【#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善用微信听书,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欢迎阅读!
![听书,善用,小学生,促进,语言](/static/wddqxz/img/rand/big_56.jpg)
善用微信听书,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
作者:杨华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114期
听书,顾名思义,是用听的方式来读书,是阅读方式的拓展。微信,一款超过十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几乎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相关联。微信聽书,就是把微信与听书结合起来,让听书变得更有趣、更便捷,更为学生所喜爱。微信听书,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微信听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听书内容
学校微信公众号,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每位家长都很重视,是家长每天关注的焦点。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发布有关新闻、通知,还可以定期推送听书内容,把微信公众号变成阅读的平台。
因为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公众号推出的听书内容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都乐于接受的,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听一起交流的内容更好。《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长篇小说就比较适合作为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听书内容。
我们学校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山市石岐区员峰小学”,已经推送了98期《每日听书——西游记》,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喜欢。我们按照一个个完整的小故事对《西游记》进行编辑,每集6分钟左右的时间,分集播出,学生利用吃饭、坐车、做家务等零碎时间就可以听完一个小故事。
微信公众号还有点赞和留言功能,学生可以对喜欢的听书内容点赞、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听书的感受。
二、利用班级微信群共享、创建听书作品
如果说学校公众号像宣传栏的话,班级微信群则像一个大会场,更方便班级交流。同样地,班级微信群不仅仅是交流班级事务的地方,更是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心得的场所,由于学生相互认识熟悉,效果会更好。
例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是以我国古典名著的学习为主题,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有的语文老师就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三国演义》的有关MP3音频。有的学生听了老师推荐的《三国演义》音频后,觉得网络上还有更好的《三国演义》的听书,便也推荐给大家。学生听了这些音频后,把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发表到群里,展开讨论,对古典名著这一主题的学习印象更深刻了。
学生听书多了,便有了表达的欲望,他们已经不满足听别人的作品,想与说书人一样来创建自己的听书作品。于是,从最简单的通过手机录音功能进行说书作品的录制,到通过“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专门的听书平台进行录制,从简单的音频到有艺术感的头像作为标识,从简单的一首小诗到分章节的长篇小说,学生们热情高涨、乐此不疲。学生们将自己录制好的听书作品发到微信群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励,创建的听书作品水平越来越高,不仅展现了才能,彰显了个性,还非常明显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微信读书”APP听书,以听促读
微信读书APP,众多的手机阅读软件之一,拥有各种阅读软件都拥有的划线、标注、书签、书城等功能。不过,相比其他阅读软件,微信读书APP还有强大的“听书”功能。 比如,《三国演义》的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微信读书APP里有很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可供学生选择。学生在APP可以边听边看电子书。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我们并不建议学生用手机阅读,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阅读的版本购买纸质书,通过APP来听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也可以一边看纸质书一边听,边听边阅读。
利用微信读书APP的听书功能,让学生多听书,以听促读,实现大量阅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网络上公开发布的听书作品,微信读书APP里的语音朗读多是语音软件合成,语音比较准确,但缺乏变化,没有什么情感,作为学生书面阅读的一个辅助比较好,不宜作为主要的听书内容。
微信听书,的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善用微信听书,要精选优秀的听书作品供学生学习,避免一些水平不高的听书作品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还要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听书与阅读的关系,不能因为听书而削弱学生的书面阅读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P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