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云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欢迎阅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云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
代诗歌散文选读》
教学目标:1.云霓有什么特殊含义 2.本文中的虚与实。
3.欣赏丰子恺高超的语言造诣,品味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17岁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弘一法师)。1921年赴日本学习西洋绘画与音乐,同年冬回国任教。192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漫画册《子恺漫画》,并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写作散文,先后出版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早年接受过佛教影响,亦关心民间疾苦,故早期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多赞美儿童的纯洁心地,以反衬成人世界的恶俗;多从日常生活琐事取材,让纷纭世界的一鳞半爪点染生活的情趣与哲理,讲求趣味,给人以飘然出世之感,但有时失于琐细。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则渐次贴近现实,写了一些关怀民生的力作。从总体上看,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有诗情画意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时思考:作者为何以“云霓”为题? 明确:
三.简析文章内容。
1、追问:作者因去年夏天的事画了很多画,结为一集。那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去年夏天的这件事,并说说在去年夏天的这件事中,云霓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
2、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时代背景讨论:这“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指的是什么?云霓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
四.理解本文的实与虚。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短文和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里所说的“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与“草木”“烟霞”之间的关系就是“虚”与“实”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这篇文章是如何体现散文的虚与实的。
思考:本文的实是云霓,虚是 ,虚实相衬,含蓄隽永,余味深长。 五.品味语言。找出本文中使用巧妙的动词,说说它的好处? (1) 描写“大旱大热”的景象的动词:
①“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
②“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
(2)描写“云霓”的动词:
“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
《云霓》学练稿
教学目标:1.云霓有什么特殊含义 2.本文中的虚与实。
3.欣赏丰子恺高超的语言造诣,品味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M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