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欢迎阅读!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教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何以成为根本大法。 理解宪法与公民,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的权利中的作用及这种作用发挥的途径。 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根据法制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地,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 教学重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知识要点: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4、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9 情境研讨,“兄弟争论,我来平息”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为: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思考:宪法(母法)与普通法律(子法,如: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商标法,专利法,刑法等等)之间的区别: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序言和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三、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0 “社会风景”,讨论: 我国宪法是怎样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宪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宪法的基本内容
规范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2、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宪法将保护公民权利的责任赋予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中负有相应的责任,如: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政府创造条件或提供机会来保障 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平等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府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权 宗教信仰权利
4、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案例:某县原县委书记在一次政法会议上作报告时说:“你们说,是官大还是法大?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是官大!因为法是人制定的嘛!没有人哪里会有法?没有人,法哪里会大?大在哪里?所以说是官大!坐在这里的,我问你,你法院院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你检察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我看你们都当不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了宪法知识,你一定拥有批驳这位书记“狂言”的依据,请写出来。 (2)对这位原县委书记,你准备怎样劝告他? 四、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3、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阅读与感悟”《一条建议,促使一部行政法规的撤销》
思考:文章特别介绍了建议人的两个身份——公民与法学博士,说明了什么?一条建议,为什么能使最高行政机关改变行政法规? 实践活动——实践与评价指南:
课本P23 “社会风景”——擦亮眼睛,维护权利 认真阅读课本P23-24,思考:
1、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说明以上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2、“我给故事续一续”:
假如你是小张,小李或手表厂工人们的朋友,他们向你诉苦,但因为不懂得宪法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办,作为朋友,你给他们出个主意,并将这个故事成功地续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J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