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通航机场大规模建设 推动无人机支线物流发展》,欢迎阅读!
通航机场大规模建设 推动无人机支线物流发展
当前,人们最关注的是利用无人机开展末端配送,俗称“最后一公里”。然而,航空物流是一个从干线运输到支线运输再到末端配送的完整链条,链条上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大大降低整体的效率。干线运输稳步增长、末端配送方兴未艾,“两头快”的现状使得支线物流的短板日渐凸显。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通用航空的高度成熟,使得空域的开放、航线的规划、航空人才的储备以及支线、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备。这些有利条件都能够让大型运输无人机在研发定型后快速铺开,投入市场。反观国内,虽然在今年上半年,顺丰、京东等公司纷纷推出吨级支线物流无人机。然而,空域审批、航线申请等政策性难题依然存在,而支线、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
2020年 500个通航机场将建成
上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湖北省综合交通铁路民航城市轨道油气管道部分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将构建湖北省运输机场“双枢纽、多支线”、通航服务市(州)全覆盖的机场布局体系,建成麻城、蔡甸等一批通用机场,力争3年内建成和在建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建成通用机场达到15个),努力实现所有市(州)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
武汉汉南通航机场效果图 来源:网络
事实上,不仅在湖北,全国范围内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正逐步推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
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从民航局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传来的消息,今年1-6月,我国有93座通用机场获得颁证,是历年颁证总和的1.2倍,目前已颁证可保障通航起降的机场达到404个(含运输机场231个)。
无人机物流机场运营新模式
支线、通航机场的建设对航空货运、无人机物流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与旅游观光等一般的通用航空作业大多本场飞行不同,无人机物流要在资源调配得当的情况下,进行大范围、高频次的转场飞行,以达到效率最大化,综合成本最优的目的。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空地一体运维平台,提供无人机低空飞行全天候的地面和空中的定位与轨迹跟踪,告警、空中防碰撞以及障碍物规避等服务,机场及周边环境数据实时共享,实现低空无人机全程可监视、安全高效的飞行。
察觉到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平台化运营模式已经悄然登场:无论是已投入运营的无人机监管平台“U-Cloud”,还是“享飞”这样无人机智能服务平台;亦或是已经为北大荒等多家通用航空运营人提供系统的大数据服务的“通航管家”等,在向我们呈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低空经济发展新业态。
通航平台移动端 来源:国泰北斗
物流无人机的体系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如今,大规模的支线、通航机场建设,将为物流无人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从而进一步加快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的全面普及,实现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