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让小孩子也有爱人的精神]我也有权力爱人》,欢迎阅读!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让小孩子也有爱人的精神]我也有权力
爱人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让小孩子也有爱人的精神]我也有权力爱人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从本期开始我刊特连续刊登陈先生的教育故事,本文作者陈虹是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系陈鹤琴先生的孙女。
“爸爸睡了”
一鸣两岁半的时候,有一阵子很热衷于吹洋号。一天清晨,他衣服还没有穿好,就抓起洋号“嘀嘀嗒嗒”吹了起来。陈鹤琴听见了赶紧走到他跟前,向他摆摆手,然后压低声音对他说:“不要吹,妈妈、妹妹还睡着呢!”一鸣听到爸爸低声说的这句话,也就收起洋号不再吹了。
又有一天,吃完午饭后,陈鹤琴在客厅里打盹,一鸣从屋外跑进来同妈妈说话,当他发现爸爸正在睡觉时,马上低着声音对妈妈说:“爸爸睡了。”然后就不作声了。
陈鹤琴说,一鸣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父母平时常常告诉他顾虑别人安宁的道理,并且做给他看的缘故。比如他妹妹在房间里睡熟的时候,父母进屋去总是踮着脚轻轻走路,说话也是低着声说的。
陈鹤琴认为:“今日的孩童即他年成人,今日的孩童不能顾虑他人的安宁,则他年的成人即将侵犯他人的幸福。”因此,父母应当常常教给孩子顾己顾人之道。
“拿把椅子来给祖母坐”
有一天,一鸣(两岁多)坐在小凳子上玩,祖母在他旁边站着,陈鹤琴进屋来看见了,就俯身对孩子说:“一鸣,你去拿把椅子给祖母坐。”一鸣应了一声,
1
立刻站起身来,“嗨哟嗨哟”地搬来一把椅子给他的祖母。祖母接过椅子,笑眯眯地坐了下来。陈鹤琴说,教一鸣做这件事除了让他练习动作外,更重要的是教他尊敬长辈。
陈鹤琴指出,做父母的应该首先自己做到以礼待长辈,平时还要留心用种种方法去教育孩子。如称赞有礼貌的人,对孩子敬重长辈的行为给予鼓励等,使孩子学会自觉地去尊敬长辈。
除此之外,陈鹤琴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同情行为。比如家里有人生病了,陈鹤琴就领着孩子采花去表示慰问。
陈鹤琴说,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私,社会也不成为社会了。同情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要靠后天慢慢培养。
陈鹤琴还要求孩子去帮助人,“使人得着快乐”。他批评一般父母往往宠爱孩子而不肯让孩子去自助助人,“只知道使小孩子快乐,而不知如何去教小孩子使别人快乐”,这是不知“使儿童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他说,能够帮助人的一定能爱人,能够爱人的一定能帮助人。
怎样训练小孩子有爱人的精神呢?以上的内容中已经包含了陈鹤琴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在这里,让我们再来归纳一下: ――要顾虑别人的安宁。 ――要尊敬长者,对长辈有礼貌。 ――对人要能表同情。 ――要能帮助父母,帮助他人。
忘记年龄和孩子共同游戏
一天下午,陈鹤琴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叫妻子把女儿秀霞放在摇椅里,预备替她拍照。这时候,3岁4个多月的长子一鸣突然跑来,捷足先登,爬到椅子里去,也要爸爸替他拍照,陈鹤琴再三劝告他,他就是不肯出来。后来,陈鹤琴笑嘻嘻地对儿子说:“一鸣!你听着!我叫一、二、三。我叫三的时候,你就爬出来,爬得越快越好。”一鸣看见爸爸同他玩,马上很高兴地答应了。说到“二”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F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