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23-03-03 07:3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欢迎阅读!
经济建设,中国,曲折,社会主义,发展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改为______________的办法。

1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C.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将其纳入_______________的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

【课标要求】 ___________1956年,实行_________________ 1.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D.___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 总结经验教训。 ③实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重点】1.“一五”计划实施的条件、特点和结果。2.三大改造的目的、实质、过程和影响。3.④意义: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4.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响。5、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二、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难点】对于这20年的经济建设,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 1956 【知识链接】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新中国历史小分期: 主要矛盾:先进的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之间的矛盾; 1949——1956年:过渡时期(49--52恢复期 53--56:三大改造) 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 1957----1966年:十年建时期 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2、曲折失误: 1976----1978年:徘徊时期 1979---- :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 【自主学习 原因:①领导人指导思想“左”的错误。②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________ 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 1.背景 ⑵“大跃进” 1958 ①建国初的经济调整; 我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全民性经济建设运动。以___________为中心,以________________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 ③借鉴_________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经济损失在_________以上。 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 ⑶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 特点:___________,指________大,___________程度高。 ⑴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 评价:不适合农村___________的实际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___________ ①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⑷结果:1959——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的_________________时期。 处理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⑸认识: ②“一五”计划工业上的成就(课本图片,注意行业以及所在地区位置) ①不要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 ③“一五”计划工业上取得成就的意义: ②注意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__________;初步形成了合理的__________社会主义工业化____________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思考】中国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3、调整:八字方针 1960 ①重工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⑵结果:到______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力量的迫切需要) 4“十年建设”的成就 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初步建成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_________________ ④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兴工业壮大。 ⑵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田 ①原因:为了适应国家________的要求,早日建成_________ 三、十年文革时期(最大的曲折) ②实施 1.原因:左倾错误的严重化——根本 A.农业:1953年,全国试办初级农业___________1955年,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2.影响: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低;损失约5000亿元。 掀起兴办_______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合作探究】 B.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______方面入手,______按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后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产品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单位

名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4月)

请回答:

7.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

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 ) 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8分)

A.浮夸风 B共产风 C.高指标 D.瞎指挥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

18教学案答案 程中又有何偏差?(6分)

【合作探究】 【重难点突破】

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 1、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1956年到

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1976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4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

2)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 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偏差:发动火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4分) ⑵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巩固训练】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DADACCA

2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

18教学案答案 ⑴“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⑵自然灾害严重;

【合作探究】

⑶苏联背信弃义,撕毁或协议

1)问题:工业化水平尤其是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分)

【巩固练习】

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1.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4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5.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6.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年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9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