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联网+党建”企业党建电子台账建设工作研究》,欢迎阅读!
“互联网+党建”企业党建电子台账建设工作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企业党建电子台账建设十分重要,这已然成为摆在企业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所以,本文对“互联网+党建”企业党建电子台账建设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企业党建; 1 建立企业党建电子化台账的现实意义
1.1 实施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是创新与企业党员、员工队伍特点相适应的党建工作载体的必然选择
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现有员工2686人,平均年龄29.8岁。电子信息及网络已成为年轻员工及党员队伍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特点促使党建工作必须着眼网络,依托网络,利用网络,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增强党组织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创造条件,促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党员、贴近员工、贴近实际。
1.2 实施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是业主单位党组织与参建单位党组织党建共建、联创共建的必然选择
把参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纳入业主单位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新常态下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几年来,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党委结合项目建设实际,与参建单位一道开展“员工思想共做、党建工作共创、内部治安共管、环境卫生共治、文化活动共办、文明新风共倡”的“联创共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持续有效开展好此项活动,推进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党建工作的互动联创、共创共赢,就必须大力推行党建工作电子化台账管理。
1.3 实施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是密切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增强党员归属感和党员意识的必然选择
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明显增强,利用信息化平台等“非直接接触式”的党建新手段,可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员工之间的经常性、密切性互动,有效实现了普通党员在党内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增强党员群众对党建活动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 企业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的主要特点 2.1 功能完善
覆盖全面,模块健全、功能完善、综合性、立体性强。 2.2 操作方便
设计简洁直观,思路清晰。党务工作者随时通过网络进行操作。 2.3 内容公开
展示的内容可在内网覆盖或可进入内网区域浏览,公开透明,人人可见。 2.4 工作可视
工作成果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综合方式实时反映。 2.5 资源共享
所有上传于电子台账的资料均可实时分享、随时查阅和学习。 2.6 管理高效
党建工作部署可直接上传平台,党务工作者、党员和员工直接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学习并贯彻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2.7 考核简便
除少量工作外,其他工作全部可以实现网上考核,流程简短,实施便捷,操作简单。
3 企业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的应用实践 3.1 系统全面化
构建整个电子台帐的目录框架,并设置与目录相对应的文件夹,统一资料存储路径。目录文件采用Office Word软件编辑,借助其“超链接”的功能实现目录与文件夹之间的指向和跳转。依据评估指标建立电子台帐目录,一方面使台帐收集更系统、更全面,另一方面让每年对应指标考评更清晰、更简单、更具体。 3.2 分类统一化
根据党建工作台帐的特点,将其使用和记录频率可分为静态台帐和动态台帐,按其记录要求可分为一般性台帐和不可变更台帐。静态台帐指相对固定、基础性台帐,一般情况下长期沿用,更新频率较低,如规章制度、文件等,这类台帐经常与其他台帐存在并交叉重复,建立静态台帐资料库,统一存储,借助各类台帐目录超链接到资料库中统一调用。动态台帐指更新频率大,需经常性维护或调用的台帐,如各类会议记录、党建活动等,这类台帐建立相应文件夹,与目录形成链接。一般性台帐指可变更、补录的台帐,主要应用于数据收集汇总,如各类总结、考核汇总表等,这类台帐直接以Word、Excel等电子文档的形式建立并存储。不可变更台帐指不能变更、修改和补录的台帐,一般以纸制台帐存档,如民主生活会记录、党建目标责任书签订等,这类台帐通过扫描纸制文件、建立电子清单等方式转化为电子台帐存档等。通过以上方式将各类台账超链接至台帐目录框架之下,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党建电子台帐。 3.3 命名标准化
由于电子文档存在更大的自由度,根据每个人的使用情况不同,容易造成文档命名不统一,影响查阅及调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因此对文档的命名进行了规范。第一种是上级要求的台帐,如各类考核汇总表,党组织报表,这类台帐统一按照上级考核细则中要求的台帐模版和类别命名,若需按时间进度多次报送的台帐,则添加日期作为文件名内容;第二种是公文命名,如文件通知、制度发文等,这类文件存档命名以公文标题全称加上文号;第三种是以要素命名,即时间、地点、活动摘要等要素简要的反映在文件名当中。标准化的电子台帐,给电子台帐的使用和维护带来更大的便利。 3.4 制度规范化
建立了日常维护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电子台帐日常维护工作,并对各类台帐的存放路径、命名规则、调用方法提出了相关要求,定期对台帐进行梳理,对台帐是否及时更新、是否标准命名、是否存放统一进行检查和督办。由于电子台帐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对数据安全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一方面限制了对台帐的访问权限,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负责台帐录入的党务人员拥有上传资料和修改的权限,其他人员仅给予只读权限。另一方面要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4 企业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取得的实际成效
4.1 推动了党建工作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变
党建电子化台账的建立,大大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形成了扁平化、“直达式”的工作部署和检查机制,克服了层级传达、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等弊端,打破了工作部署、查阅、落实的身份限制,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能同时阅评,做到工作全程的直接、透明、便捷、高效,实现了党建工作实时有效的动态管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2 在党组织之间搭建起了创先争优的平台
党建电子台账的建立便于各党支部之间互观、互学、互促、互比,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形成,在党组织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竞争新格局,更加有效地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紧迫感、责任感,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党组织和党员、员工创先争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党组织的两级联动,党员、员工的广泛参与,有利于内部对标学习,经验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3 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建电子台账的建立,不仅为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搭建了学习党建知识、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学习先进工作方法的新平台,方便了广大党员、员工与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以及党务工作者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和党群沟通渠道,有效保障了党员、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 建立企业党建电子化台账管理的体会 5.1 有利于精细化管理
通过突出过程管理,强化全程纪实,及时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对基层党支部、党员队伍情况、年度工作目标等基本信息规范填写到位;对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管理、发展对象培训教育、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展情况及时填写,动态反映效果。台账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库”、党建活动的“写实本”、党务干部的“指南针”、党建成果的“展示板”。通过对电子台账的浏览、检查,很容易发现和把握党组织的工作进展情况。 5.2 有利于工作考核
党建电子台账目标导向作用,使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高效化,推进了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在年终的党建责任制考核中,党建台账成为考核的重要事实依据,能够极大地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评价和评优评先的说服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晴雨表”和“标尺”。 结束语
规范夯实基础、创新创优工作、提升放大效能,这样才能推进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党建工作的互动联创、共创共赢。 参考文献:
[1]狄振鹏.管理规范靠台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李美莲.设置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是统计工作的基础[J].中国统计,2011(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7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