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多说

2022-08-10 23:28: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学生多说》,欢迎阅读!
学生
让学生多说

作者: 徐翠云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17



徐翠云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是学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说话,使他们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多说,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围绕如何“让学生多说”进行了探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还将为今后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说;表演;质疑问难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让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才能真正解决上述问题。

一、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入学的儿童,说话水平较低,不会说完整的话,加上心理紧张,大多不愿在众人面前说话。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1.指导用句式说话

如,教《好伙伴》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出示句式:“____和____是好伙伴。”要求学生先自己说,再同桌互说,最后教师指名说。接下来,我又出示句式:“____和________。”让学生自己练说,再交流。这样,学生不仅练习了说话,而且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采用游戏的形式练习说话

在组词练习时,采用“滚雪球”的游戏,让学生练习说词语。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既积累了词语,又锻炼了说的能力。

3.运用插图,展开想象,然后练习说话

在精读《山羊过桥》一课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想象一下:两只山羊走到桥的中间,谁也过不去时,黑山羊可能会怎么想呢?这个问题提出后,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黑山羊想,白山羊比我小,应该让他先过去。有的说:黑山羊想,白山羊的妈妈病了,他正急着要去看妈妈呢。也有的说:黑山羊想,白山羊要回去帮妈妈做事,应该让他先过去。同学们想得有依据,说得合情理。这不仅练习了说话,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多给学生演的机会




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在表演中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我在教《山羊过桥》一文时,用一张木凳当木桥,让两个学生戴上山羊头饰,分别扮演黑山羊和白山羊,将课文情境再现出来。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激发了感情,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还训练了说话能力。

三、多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

学生发现问题而质疑,是对学习活动更深入、更广泛的参与,这种“问题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地培养,让学生由敢问到善问。课堂上,教师要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激活思维,在学习中创新,只有当儿童在课堂上真正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时,创新意识才有可能产生。

我在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就某一问题而发出“写什么”“是什么意思”“怎样写”等疑问,并据此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把不同的说法归纳为几种,最后引导大家评价: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为什么?对哪种说法你有不同的意见?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道:“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的、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够营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

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与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开动思维的机器,学得活泼生动,使思维得到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从而为今后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2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