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心中的邓稼先作文》,欢迎阅读!
我心中的邓稼先作文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我心中的邓稼先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心中的邓稼先作文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我绝不会忘记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邓稼先。邓稼先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一个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纵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
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在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致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可以看出邓稼先对自己工作极端负责,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张爱萍将军曾经他为“两弹元勋”,我觉得他是当之无愧的。邓稼先的挚友杨振宁曾经也饱含深情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邓稼先庆幸“!从这些话又可以看出邓稼先对自己人生无怨无悔,同时可以看出邓稼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
第 1 页 共 3 页
的理想党员。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1986年5月做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不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吗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心中的邓稼先作文
今天,当我学习了《邓稼先》这篇课文,了解到邓稼先不仅是一个忠厚平实,不怕牺牲,身先士卒,有胆有识,勇于负责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为了中华民族,为了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英雄。
当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工作,丝毫没有犹豫;当杨振宁问邓稼先中国原子武器是否有外国人参加时,他小心谨慎,得到上级指示后才如实告诉杨振宁。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邓稼先坚持留下,身先士卒。这些无不表现出邓稼先热爱祖国,小心谨慎,无私奋献的精神。
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同样身为中国和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妇孺皆知,而邓稼先是使中国屹立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之一,他为祖国的核武器发展贡献巨大,却默默无闻 ,鲜为人知,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家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武器发展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逝世。我想我们每个人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是热泪盈眶,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v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