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欢迎阅读!
![紧迫性,党的建设,重要性,形势,改进](/static/wddqxz/img/rand/big_31.jpg)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
任何一个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是指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条件。科学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纵横交错来看,从纵向来看,必须了解国内外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从横向来看,必须把握现在的国际形势,国情和党情。 首先,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1949年3月,我们党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两个务必”,正是针对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执政考验这一历史性课题,致力于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和形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创造性实践。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一条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总路线。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发展观的内容和重点集中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其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排除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艰辛的探索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发展观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鲜明地表达了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最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抓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执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理念。发展观的创新集中于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力量的与时俱进上———把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发展对实现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
十七大四中全会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周边地区政治安全形势更加复杂;我国软实力影响进一步上升,但面临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世界环境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要面临新的执政考验,是党的建设适合世界的变化,适应时代的发展。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会进一步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形势的重大而深刻变化给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
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世界经济复
苏艰难;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和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我国整体战略环境进一步改善,但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我国对周边事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但周边地区政治安全形势更加复杂;我国软实力影响进一步上升,但面临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这有利于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加快自身的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贸易摩擦不断,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把目光看的远一点,视野要开阔一点,按照事物发展发展规律,来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p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