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地辩证关系

2022-10-15 10:2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地辩证关系》,欢迎阅读!
理论学习,辩证,社会实践,看待,正确
WORD格式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概论论文 徐思凡12级对外汉语

当今社会提倡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大学正是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部门。有 人说,我们“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学习理论知识,主要任务就是打好 扎实的理论功底。”“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才能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做出正 确的判断、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真正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可见大学理

学习的重要性。但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课堂上,老师也经常强调社会实践活动 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我们参与各类(如园博会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实 践活动。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呢?

理论与实践的概念上看——理论,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有机构 成的思想体系。其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它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现系进行概括 总结,成为人类的思想财富;另一方面是它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正确的理论 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南。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是 沟通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客 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全部的人类历史 它的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以及精神生产 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其中生产活动是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理论离不开实践。如果理论 离开实践,那么理论不仅不能产生,而且理论将失去了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另一方面,实践也离不开理论。如果实践没有正确理论作为指导,那么这种实践 将是盲目的实践,它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在这里,我们既要反对那种片 面夸大理论作用,使之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倾向,又要反对那种片面夸大实践经

2

验作用,企图以经验代替理论经验主义倾向。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把“万卷书”看做是理论学习,那么 “行万里路”便是社会实践。但是,如果不读“万卷书”而只行“万里路”,那 么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走路也仅仅是盲目的行为,行者不会找到正确的方向,也 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即使走对了,也只是事倍功半。但仅读“万卷书”,而不行 “万里路”,那就很可能成为只懂得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脱离实践,只懂得纸上 谈兵,遇到实际问题,提不出解决的办法,仿佛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最终落得 意与愿违的终场。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万卷书”是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间 经验,吸收他人社会实践的成果;而“行万里路”是亲身参加社会实践,获得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直接经验。这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仍旧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 要途径。大学理论学习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学科课程。以我自己的专业(对 外汉语)为例,我既要学习如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 文字学等专业课,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结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学习诸如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公共基础课,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人生观。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职业发展上更加顺利,也 能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但如果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便不能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会造成知识上的缺乏,而且还会造成认知上的浅 薄,对自主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不同于小学、中学的基础性教育,大学的教育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实现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目的。 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却不是仅在课堂学习所能达到的。学校也为此给学生提供了各 种提高能力的途径,如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 等。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学院分团委组织部工作,这项工作虽然并不十分忙碌, 但重在细心和耐心。每年开学之初的团员统计便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当这 时我们便要逐一录入全学院四个年级的团员信息,并尽可能的保证不出现错误。 也许这项工作并不需要出色的能力,但它打磨了我浮躁的心,让我在做其他事情 上总是保持一种沉稳的态度。另外,在大一暑假,我报名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 动,利用暑假的时间,从准备调查问卷,实地调查报告的撰写,这些对我来说 无一不是新的体验。问卷的问题要考虑周全,与人交流时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一 些小技巧报告的撰写也并不是一篇简单的作文,这些都是理论学习所不能代替 的,也是我们成才路上必不可少的宝贵经历。只有经过实践的运用和验证,我们 所学的理论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

综上所述,大学生只有在接受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得到实践锻炼,既“读 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成为适合目前 多元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1

周治健:《大学生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之间关系探讨》,群文天地,2012年第9 2

李金棋:《教育过程中的五个辩证关系》,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年第八卷第三期

专业资料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n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