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2022-12-25 06: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欢迎阅读!
分为,阶段,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3岁至67)童年期(67岁至ll12);少年期(1112岁至l415);青年期(1415岁至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岁以后)

4.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学习依次是: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1联结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行为分类包括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基本规律:强化、条比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3)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规律,消退与获得、刺激分化和刺激泛化。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4.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⑧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8识概括。(1)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证,正确使用言语。

1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教师应该做到——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 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 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 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1)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的智商一般不低。 2品德的实质: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方面——1、品德反应了人的社会特性,它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3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3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联系


获得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中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1布鲁纳发现教学设计四原则(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德育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原则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5.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三个阶段。知识学习的作用: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证,正确使用言语。 1我国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自己有信息(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人际关系和谐;喜欢与人交往。

2教学中的九个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1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1)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以客观描述为基础;(2)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11.性格——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9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性格的特征差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类型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它有多种分类,主要有:外倾型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12.学习时间管理要注意: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n1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