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写作障碍》,欢迎阅读!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写作障
碍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在写作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积累的素材过少,语言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情感体验等。要想让学生突破写作障碍,写出具有较高可读性的文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本文在分析小学生语文写作障碍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提升学生写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障碍;教学对策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情感表达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但是从小学生语文写作学习现状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很多学生对写作有抵触情绪。导致学生这种写作态度的原因,主要是积累知识过少,写作经验不足,缺少观察习惯,对生活缺少感悟等等,使得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疲于应付,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言之无物,缺少情感和美感。本文针对小学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知识积累,突破“语言苍白”障碍
作文,不是简单的文字的堆砌,而是要通过合理组织语言,将想要表达的内容以更加优美、流畅、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生由于积累的语文知识比较少,加之缺少写作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语言苍白无力,缺少美感。针对这种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教授给学生更多写作知识,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仿写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另外,语文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学生要想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仅靠学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将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写作经验,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让学生养成摘抄美词佳句、写读书笔记、查工具书等好习惯,从而确保课外阅读的质量。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中涉及几个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成语,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口头造句,或是写句子训练。如“无价之宝”造句。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会将这个成语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局限地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宝贵的物品才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为了突破学生的这种认知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有哪些珍贵的事物是没有办法用价值来衡量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除了具体的物品之外,珍贵的友情、无私的亲情、良好的信誉等,也都可以使用“无价之宝”来形容。这时再让学生造句,学生便一下子打开了思路,对这个成语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有了这样的语言积累,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更加精彩、富有感染力的语句,让学生的作文与“文学”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
二、注重素材积累,突破“无米之炊”障碍
小学生写作中,除了语言积累少,不能清晰、准确、富有美感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之外,另一个障碍便是缺少生活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素材便是写作中的“米”。小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加之缺少观察生活的习惯,导致学生的素材库空荡荡。这种情况下,即便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以及写作知识,面对写作任务的时候,仍然会感到无从下笔。这也是很多小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或是内容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这种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习惯,并鼓励学生写随笔、写日记等,将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在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心得感悟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能力写出更富有个性的作文。如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师随着阅读学习的进度,使用多媒体播放适宜的画面,将其作为学生的观察素材,在观察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字。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布置一篇观察类作文任务,学生便不会再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会跃跃欲试。
三、注重情感体验,突破“无感可发”障碍
一篇高质量的文章,不但要具有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等特征,同时还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可以说,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写出来的文字没有情感,即便词藻再华丽,都难以对读者产生吸引力,更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且最难以突破的障碍。要想让学生作文富有感染力,首先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引导,多启发,多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事件中获得情感体验以及人生感悟。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文章,都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课文中描写的事件与学生的生活是不沾边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情感,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回顾与父母之间的点滴小事、温情瞬间,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最终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实现共鸣。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在写作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情感流露于笔端。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写作障碍,教师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如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使用语言,多积累生活素材,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学生情感等。这对学生写作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秀珍. 浅谈小学生写作“形式化”问题及解决策略[J]. 名师在线,2021,(25):63-64.
[2]朱汉华. 我国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1):112-114.
[3]周登扬. 浅析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1):1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k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