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情绪“小怪兽”说再见——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5-19 11:4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和情绪“小怪兽”说再见——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欢迎阅读!
情绪,大班,怪兽,再见,幼儿
和情绪小怪兽说再见——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大班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幼儿能够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同时幼儿时期心中埋下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反则乐观的心态,情绪调节的能力也会伴随其一生。在对班级幼儿的观察中发现幼儿由于矛盾引发的情绪比较的多,同时有些负面情绪带回家中引发不必要的家园误解等。基于问题和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培养的年龄特点,本文梳理了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心情记录,识别情绪开始;游戏助力,调节情绪;环境引导,自我释放;个性支持,表达情绪;依托绘本,润泽内心。让幼儿从小形成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情绪管理 大班幼儿 负面情绪 一、问题提出

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是我们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幼儿时期心中埋下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反则乐观的心态,情绪调节的能力也会伴随其一生。在大班阶段幼儿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对于身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情绪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在大班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幼儿能够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力。在对本班幼儿的观察中同伴间时常会出现矛盾引发告状,有部分幼儿总是将不良情绪放在心中带回家引发家园之间的误解等等。基于班级现状和大班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关键其,我们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让幼儿体验和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和控制,激发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个性支持,建构自我情绪管理策略 (一)心情记录,识别情绪

管理自己情绪的首要是能够识别出自己的不同情绪,幼儿能够识别的情绪越多,那就越能够清晰的表达,从而找到调节的策略。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也随着遇到不同的问题,情绪不断的进行着变化,通过一日心情图能够完整的记录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情绪的变化,让幼儿直观的识别一日情绪,回顾情绪背后事件,有针对性的调节情绪。

通过一日心情记录,可以让老师更好的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在平日我们可能无法那么全面的去关注每个幼儿,通过一日心情记录可以更好了解每个情绪背后的原因。同时也是对于一日课程的评价和调整依据。 (二)游戏助力,调节情绪

幼儿的情绪表现中负面情绪是作为教师最需要及时帮助幼儿调节的,在负面情绪的调节中,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在游戏中收获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幼儿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说出内心想法,用自己的智慧说服对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环境引导,自我释放

一个独立的、私密的空间可以让幼儿释放内心的情绪,幼儿的性格存在差异性,表达情绪的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案例:在和幼儿的讨论,教师问幼儿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可以让


你开心。圆圆说,我抱抱娃娃,和他说说话我就会开心了。萌萌说看会书我就会开心。妮妮说听点欢快的音乐,欢快音乐让人开心等等。

幼儿也有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方法创设心情角,在环境角中布置温馨的空间投放娃娃、书、可以听音乐的耳麦等等。一个温馨的空间让幼儿可以在有情绪小幅度波动的时候去释放,给幼儿宽松、舒适、安全的班级氛围。 (三)个性支持,表达情绪

一日心情的记录让同伴也能够识别同伴间的情绪,他们会在自由的一些事件中询问对方有什么开心事情,为什么伤心,发现了什么事情那么惊讶等等。及时发现幼儿的当下热点,给与个性化的支持,为幼儿提供可以支持他们表达的环境、材料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表达情绪。

教师在区域中为幼儿提供了可以记录的卡片、录音笔等支持幼儿记录、表达自己情绪缘由。

(四)依托绘本,润泽内心

情绪情感对幼儿来讲是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光靠大人的一张嘴可能无法让孩子理解到底什么是情绪,但是好的绘本可以。好的情绪绘本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和画面带他们感受丰富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理解情绪。

1. 纸质绘本,幼儿自我阅读。筛选出各种情绪表达的绘本将其投放在区域中如《杰瑞的冷静太空》、《我的情绪小怪兽》、《菲菲生气了》、《生气的亚瑟》、《生气汤》、《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野兽出没的地方》、《罗伯生气了》等,让幼儿通过不断的阅读,润物细无声的润泽内心。

2. 共情动态绘本,教学深入引导。通过和高校的共情项目,教师将一些共性的情绪依托动态绘本的趣味性,通过教学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幼儿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快乐也可以分享等等。 三、悄然变化,收获满满 (一)幼儿在变能干

通过一学年对本班幼儿情绪培养中,告状行为少了,幼儿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幼儿解决问题方法越来越多,解决矛盾的能力增强了。有时候通过自己或者同伴帮助就能够很顺利解决一些问题,幼儿负面情绪释然的时间变快了。会关注同伴,自己的情绪乐于和他人表达。 (二)老师在变专业

幼儿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他们的情绪就是对于活动很值观的一种评价。通过观察幼儿情绪教师能够从幼儿角度反思自己的一日活动安排,教师的眼中更能够看到孩子了。根据幼儿情绪调节课程,让课程真正的适用于本班孩子。教师在这个不断调整过程中课程观也在不断的提高,变得更专业了。 (三)家长在变亲近

在对幼儿情绪背后原因的解读中,积累了很多的案例,这些案例成为家园沟通走进家长内心的教育策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很懂他的孩子,老师总是能够看到自己孩子不开心的原因并有很多的方法。家长因为教师这样的专业而尊敬老师,从内心愿意支持老师的工作。在这个集体中家长很有融入感,他们变得关注班级中的一些事物,他们变亲近了。

每个心中总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犹如一个个小怪兽吞噬着我们的快乐感、幸福感。用我们的智慧去抚平他,让小怪兽也变得温柔,良好情绪管理,润泽童年,幸福一生。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暁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幼儿教育[R] 20151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4】温剑青《发现 理解 支持》[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k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