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补肾安胎益气剂为主治疗论文

2023-01-17 23:52: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补肾安胎益气剂为主治疗论文》,欢迎阅读!
益气,安胎,补肾,中药,为主


中药补肾安胎益气剂为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72-02

流产为妇产科常见疾病,流产系指妊娠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身长短于35厘米。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28周称为晚期流产。若妊娠以后出现阴道有少量出血(少于月经量),下腹轻度坠痛或腰酸,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妊娠天数相符,宫口未开,b超提示胚胎存活者称为“先兆流产”。流产的发生率在10%-15%,流产的原因很多,有来自于母方的、父方的和外界的。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胎芽或胎儿的染色体基因异常,约占50%-60%。母体因素主要有: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宫口内口松驰、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母体或配子染色体结构异常;自身免疫异常—母体中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孕期封闭抗体缺乏、母体抗父方淋巴细胞毒抗体缺乏、母体细胞免疫调节失衡、配偶组织相容性抗原、血型抗原、以及母儿血型不合等。本病发生在早期妊娠时当需与异位妊娠相鉴别,通过b超检查若宫内见妊娠囊或胚胎,则可排除宫外孕,大胆保胎。先兆流产可归属于祖国传统医学“胎动不安”“胎漏”的范畴。唐代.《经效产宝》中提出:“安胎有二法:因母病以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又缘胎有不坚,故致动以言不由病母,但疗胎则母瘥。”故本病治疗当以安胎为主,经治疗,出血迅速控制,腹痛消失,多能继续妊娠。若继续出血,腰酸,




腹痛加重则已发展至堕胎或小产,又当急以去胎益母,按堕胎、小产处理。

本院自200909-201109月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临床上辨证为肾虚型胎动不安病例95例,经采用中药补肾安胎佐以益气为主治疗先兆流产的病人50例,临床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妊娠28周前,若有腰酸,腹痛,或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若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

1.2一般资料治疗组患者5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8.2岁,停经天数35-20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34例(如家务劳累,工作劳累,剧烈运动等),既往无流产史者22例,有流产史28人。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3岁,停经天39-20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30例(如家务劳累,工作累,剧烈运动等),既往无流产史者18例,有流产史27人。上述患者住院常规妇科检查:宫口闭,子宫大小与妊娠天数相符。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3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宫内妊娠,其胚囊发育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 2治疗方法与结果

治疗组:①给予中药补肾安胎益气剂(组成:桑寄生10g、杜仲




10g、川断10g、菟丝子10g、淮山药20g、白术10g、苎麻根15g党参10g、黄芩10g、仙鹤草15g、甘草2g。加减法:若出血量多者,加大止血药用量,如苎麻根45g、侧柏叶10g;无出血者去仙鹤草;若腹痛甚者加入缓急止痛之白芍20g;若恶心欲吐则加用芳香行气醒胃之砂仁3g(后下)、陈皮6g;若尿频者则加入补肾之益智仁10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二次。

②配合西药促黄体功能治疗: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u肌肉注射,一周两次;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 ③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畅情志,消除精神的紧张,并多卧床休息,积极配合治疗。 对照组:除无中药治疗,其它治疗同治疗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j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