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歌曲《送别》》,欢迎阅读!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
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
(一)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c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