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青春期心理卫生

2022-11-06 05:06: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八节 青春期心理卫生》,欢迎阅读!
心理卫生,青春期
第八节 青春期心理卫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变化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言】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期。尽管在生理上已经渐趋成熟,心理却仍然很幼稚、单纯。主要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冲动性与自觉性等矛盾的力交织发展时期。1.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指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开始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我长得漂亮不漂亮”“我聪明吗?”开始注意自己的打扮,喜欢照镜子,并十分留意周围人的眼光、态度及对自己的评价等。

2. 成熟感产生且日益强化。独立意识发展迅速,希望独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 性意识迅速觉醒。一方面对自己的性别特征十分关注,对性心理一系列变化感到惊奇、兴奋或困惑、惶恐。另一方面对异性的情感发生一系列变化,由儿童期的厌恶、疏远,到亲近等。 4. 情绪、情感不稳定。情感体验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情趣,但起落较大。

5. 从思维发展来说,抽象逻辑成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显著的发展。

6. 在意识活动方面,常立志、志无常、果断与轻率同时并存等。

由于青春期是从依赖性的童年期发育到独立自主的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所以其心理发展往往表现出某些矛盾倾向,这时他们既具有童年期的一些痕迹,又是有成年期的一些萌芽,常表现为似成熟又不成熟,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性发育的困惑不解 在青春发育期,人体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这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有些青少年对自身的性发育及性成熟的生理变化常感到神秘不解。

(二)独立意向发展迅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

(三)伙伴关系密切 多数青少年都具有群体观念,他们常感到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也经常从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和温暖,而这种情感从成人那里却难以得到

(四)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够强 青少年虽然独立意向发展很快,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成熟。在思考问题上常表现出直观易感性。青少年的情感还不够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提示我们对青少年要因势利导,作好疏导工作,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减少

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

(五)学习压力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青少年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如由于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人甚至走上自杀道路。

(六)易有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 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1.忧郁。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陕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有甚者竞用打击、中伤手段。 5.残暴。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各级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适应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 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保健十分重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对青少年今后走什么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发挥自己的才能。

青少年要处处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要沾染不良的首先品质。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克服和纠正内向、孤僻、固执、多疑、心胸狭窄、急躁、易冲动等不良性格。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在遭受挫折〔如高考落榜、初恋失败、事业挫折等〕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现实,把挫折心理引导到理智、积极、乐观的状态中,从挫折中解脱出来。

青少年刚刚走上生活,走上社会,与人交往特别重要。青少年要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要乐于帮助他人,遇事替别人着想,能与大多数人心理相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年轻人,做事情缩手缩脚,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生怕别人笑话。这其实就是自卑。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过他的评价。其实,每个人或多 少地卑有些自卑。不过表现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人表现出过分谦虚,有的人表现为强烈的虚荣心,非常想得到表扬和承认,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往往丧失对前途、事业和生活的信心,放弃一切。

要克服自卑,改变自我,首先是要提高自信,著名心理学A 阿德勒,一生致力干研文自卑感。他说,人类最重要的需要和自信、自尊。自信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上的乐观、进取,其次表现为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标的信心。第三体现在社交时既不羞怯,也不妄自尊大。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自信源于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及千百次失败与失败的经验积累。因此,在培养自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正确评价自己,经常鼓励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缺陷而怀疑由己,也不能因为某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比如,有的女青年在一次恋爱失败后,就叹息自己的长相不好,这辈子难以找到甜蜜的爱情。其实,恋爱受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年轻人在工作中遇到一次

失败,就认为自己不是搞这种工作的料,众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态度无疑是自信心不强的结果。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常胜将军.我们庄该挫常灶励自己,从以往的成功经历中汲取力量,要竖常提醒自己,你不比那些成功的人差。就人本身的素质、能力而言,通过努力,你一定也合成功.应该看到,即使是成功者,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承受着各种心理负担,你的处境他们也经受过。

()正确表现自己,摆脱消极心理的束缚

人们往往会有一些消极的心理束缚着自己的行动,比如“我能行吗?假如失败,别人会笑话我,“我不会成功”等等,这些都会磨损一个人的自信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全班同学都去赞美一位相貌平常的女生,每一位同学遇到这位女生后都对她说:你今天打扮得很漂亮。没过多久,这位女生果然显得很漂亮了。同学们的表扬增加了这位女生的自信,以至于连容貌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摆脱消粗心理,关键是要有自信心,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敢于尝试,当然,是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放弃那些看起来不显眼但能带来成功机会的事情。任何成功,都能增强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

()正确补偿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我们往往要找一下心理平衡即补偿。于是吃不着葡萄说酸,自己不行就希望别人倒霉,这是一种消极补偿。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无手的书法家、无腿的篮球运动员等等,这样的人表现出一种积极补偿。我们所提倡的是积极的心理补偿。具体说,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直接补偿,以勤补拙。明知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就下更大的功夫去弥补。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穆斯芬幼年口才平平,而且口吃,经过刻苦训练,终于获得成功。

二是间接补偿,扬长避短,有些人在本职工作中作为不大,但在其它方面有所创建,并通过此获得了满足,提高了对生活的信心。所以,只要讲究方法,因势利导,我们一定会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V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