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章程的特点与结构》,欢迎阅读!
章程的特点与结构
什么是章程
章程是有条理有程式的规章,是政党、团体、企业等社会组织对本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组织成员、活动规则或企业的权利、义务、经济性质、业务范围和规模、活动制度以及就某项业务所制定的准则和规范。它是这一组织(或业务)的纲领性文件,具有行业(或业务)的规范性和组织约束力。该组织全体成员(或该项业务人员)必须遵守,照“章”行事,如果违反章程规定,要受到处理,直至被停职或开除。
章程的特点
章程与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种相比较,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准则性强。凡成立一个团体、组织,都必须制定一个章程。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规定,申报成立团体组织,必须同时上报该组织的章程草案,以便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部门全面了解组织的性质和宗旨。团体一旦获准成立,首先应审定通过章程,用以约束全体成员,并作为组织一切活动的准则。
2.使用广泛。章程主要用于制定组织规程,从总体上说,使用还是较为广泛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章程广泛运用于制定政府机构、经济、交通等方面的规范。目前除用于制定组织规程外,还用于规定机构性质、任务、某项活动的原则。章程还是涉外法律文书之一。中外合资企业用其规定该企业的宗旨、组织原则、经营范围、经营管理方法等,是约束该企业投资各方的规范性文件。
章程的主要类别
1.组织章程。用于制定团体组织的组织准则和成员行为规范的组织章程最为常见。这类章程具体规定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原则、机构设置、任务职责、成员资格、权利、义务、纪律、经费来源使用等。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作家协会章程》等。
2.规范章程。用于制定某项活动的准则或某些事项的治理依据的规范章程也用得较多。主要用以明确标准做法、具体原则要求,或确定某项活动的宗旨、程序、安排、要求等。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章程》、《×××奖学金章程》等。
3.企业章程。主要用于规范合资企业的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的企业章程,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内资联营企业的增多,也逐渐较多地使用。国内独资企业(包括国有、集体和个体),一般不制定这类章程。章程功能及使用要求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的有关条款中有详细表述。章程还可用来制定国内企业的工作规程,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
章程的结构和写法
章程的结构由标题、总则、分则和附则构成。
1.标题。由组织、活动、事项、单位或团体的全称加“章程”两字构成。有的还在标题下面注明此章程通过的时间和会议名称。
2.正文。此为章程的主体。正文的内容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下面主要介绍组织章程和企业章程正文的总则、分则和附则的写作要点。
(1)总则。一般来说,组织章程总则部分要准确、简明、庄重地阐明该组织的名称、性质、宗旨、任务、指导思想和组织本身建设的要求等内容。总则是章程的纲领,对全文起统率作用。有些党派团体的章程采用“序条式”写法,将总则部分作为总纲,不分章条而独立于分则各章之前,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章程》等;企业章程兼有组织章程与业务章程的性质,所以,总则部分一般要写明企业名称、宗旨、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等。业务章程总则部分一般要写明业务内容、范围、服务对象、办理机构等。
(2)分则。组织章程分则部分一般需写明以下内容:
组织人员:参加条件,参加手续和程序,承担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对成员的纪律规定等。
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常务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设置、规模、产生方式和程序、任期、职责、相互关系等。
组织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 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
其他事宜:视不同组织、团体的需要而确定。
企业章程分则部分主要需写明资本、组织、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等内容。
业务章程分则部分需逐条写明该项业务的办理及运作程序的规定等。 (3)附则。附则是主体部分的补充,主要说明解释权、修订权、实施要求、生效日期,本章程与其他法规、规章的关系及其他未尽事项等。对于组织章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U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