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孩子进城上学的利与弊

2023-02-18 14:1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农村孩子进城上学的利与弊》,欢迎阅读!
进城,上学,农村,孩子,利与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农村孩子进城上学的利与弊

作者:于丽娟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2012年第06

随着科技的发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大批地涌进城市学校,这表明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在提高,有条件的进城,无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进城,这种现象广义来讲利大于弊,但也存在弊端。

利大于弊,是说农村的孩子进城里读书,首先环境得到了改变,从偏僻的小山村来到了热闹喧嚣的城市,大大地丰富了文化生活,接触的人也多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据了解进城读书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寄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了学习的氛围,有研究探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当然这也是针对一些爱学习、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言)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团结、互助,很大程度上也培养了远离父母的孩子们的独立性。比如家长给的零花钱如何分配,自己的衣物怎样整理,学习用品的摆放,饮食起居的规律性等,非常适合当代的独生子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孤僻、自私等性格的养成。

当然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也是针对一少部分学生而言,指的是缺乏自理能力而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生活没有规律的孩子,再加上监管方不负责任,这些孩子对于家长给的零用钱分配不合理,多数用于买一些垃圾食品或玩具。据了解,有一少部分孩子染上了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肥胖症,这些病因是一些孩子吃了大量垃圾食品导致而成。像这样的孩子,不但没学习好,还把身体搞垮了。另外,有的同学沉迷于网吧,家长毫不知情,学业未成,恶习一堆。更重要的是家长不能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经常与孩子沟通。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远离家长,脱离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他们看不到家长劳动的艰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部分学生盲目攀比时尚,追求名牌。

有些农村学生家长,盲目追求孩子进城学习,他不去思考孩子寄宿的环境,监管人的素质、文化修养和监督方法,还有孩子本身的素质。我曾跟踪了解过多名同学,家境不是很好,这几个孩子1-6年毕业下来,成绩都排在班级同学的最后面,成绩不及格,整天邋里邋遢,书包里的小食品不断,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不仅没养成好习惯,而且也没有把学习搞上去。 就拿我班同学陈某来说,从学前教育小学年级一直在城里学习

刚转入我班时,前两天看:遵守纪律、不说话、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配合老师工作。第三天就开始暴露其缺点,上课漫不经心、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我们班的班长孙某找到我说:老师,咱班同学不把作业给陈某抄,他就雇佣六年级学生打击报复,谁告诉老师就让谁在厕所里练习倒立。听完同学的汇报,我一直观注陈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有生活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陈某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该同学,不满足其要求就会产生报复心理,这与其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有一定关系,却乏其沟通与交流。另外,还善于伪装自己,经常把错误推加给别人。在与其交流时,陈某说出这样震惊的话语:老师,爸妈不在身边,有事没人商量,有时跟住宿老师说,住宿老师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会遭住宿老师批评。与其那样,还不如我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我不对别人狠,别人会对我狠。

综上所述,从某种原因现象来看:弊大于利,对于一些成绩优秀、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享受好的学习氛围,多彩的学习环境,开阔了视野。

反之,中等生以下的学生,他们被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所吸引,再加上其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会用金钱来补偿孩子。这样就助长了一些恶习,如去网吧、聊天、打游戏、交网友……样就耽误了学习。结果学业未成,反而回乡后也不爱生产劳动。因此呼吁一些农村家长,如果早想孩子进城读书,一是看住宿条件能够妥善监管;二是看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三看孩子本身素质是否适合独立生活。如果这三个条件符合学生的本身素质,学生进城读书还是有必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T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