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2022-12-27 13:5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学的学习方法》,欢迎阅读!
中药学,学习方法


药学学习方法



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又是指导各药临床应用的依据。所以,功效一项是记述药物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系其他项目的纽带,掌握了这一内容,就抓住了学习该药的肯綮。在教学大纲中,不论是要求掌握,还是只要求熟悉和了解的药物,其功效虽有一定的主次之分,但都必须牢牢记住,为重点中的重点。

记忆功效,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才能运用自如,避免按图索骥或张冠李戴。从构词特点看,功效术语都是动宾结构之词,其动词使用灵活,变化多端。有时动词不同,含义迥异,如祛风与息风,化湿、燥湿、胜湿与利湿,决不可混用。有时动词改变,其含义又极为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化瘀、祛瘀、散瘀、消瘀、行瘀、逐瘀、破瘀,化痰、消痰、祛痰、导痰、涤痰、豁痰……分别是两种功效效的不同称谓,仅少数用语稍有作用强度等方面的差异,一般可以相互代替。还有一些功效的四个字中,可由一个动宾结构分列为两个动宾结构,或由两个合并为一个,如清热解毒与清解热毒,祛风除湿与祛除风湿,平肝抑阳与平抑肝阳,其含义并无二致。完全拘泥于教材上所用之字词,唯恐一字不符,就很难记住这些功效。若先以一种术语统称,如前述各种辛温解表药的功效先用“发散风寒”四字统之,以后再逐步认识其同中之异,就可达到提纲挈领,先略后详的目的。

比较和记忆同类药物的功效,还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之内,必须纵向联系,全面了解。如解表药尚有独活、苍术、藿香、神曲、前胡,安神药尚有茯苓、丹参、石菖蒲、人参、麦冬、百合、莲子、五味子等。



其次,要注意有些药物在应用项下还对功效有所补充。如桑叶能凉血止血,牡丹皮能退虚热,荆芥能祛风止痒,苍术能发汗解表、明目等等,一般也应当熟悉。



第三,要注意中药功效存在层次性,不能满足于对笼统的功效术语的掌握,应进一步分化,并认识其更具体的功效内容。如石膏之清热泻火,可分化为清气分热、清肺热与清胃热,牡蛎的收敛固涩,可分化为止汗、固精,麦冬之养阴,可分化为养肺阴、养胃阴与养心阴。有的人对石膏能清热泻火等功效可以倒背如流,但应考时对其是否可以清肺热或清胃热等问题,却束手无策。又因为同一收涩之药,其适应的滑脱不禁症状并不一致;同一补阴药,其主治脏腑互有区别。所以,忽视了中药功效的这一特点,不仅考试容易失误,更严重的是临床不能准确用药。

1




掌握功效以后,再上推性能,下联主治,将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在各论各具体药物中,有不少对其性味归经与功效不符难以解释者,但均不属于要求掌握的范围,也不是考查的内容。

应用部分,文字最多,涉及基础和临床的面最广,但只要在统一掌握各类药物共有的主治病证基础上,弄清楚其个性特征和典型配伍,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如全书中十余种发散风寒的药物,都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等症。其中麻黄发汗力较强,又有平喘之功,宜于风寒表实无汗,或风寒感冒而有喘咳者;桂枝辛甘发散,风寒表实与表虚,均可配伍使用;紫苏叶兼能行气宽中,宜于感冒风寒而兼气滞,胸脘满闷不舒者;羌活雄烈而善除肩背之痛,外感风寒而头痛及肩背酸楚疼痛者尤宜;荆芥药性平和,风寒与风热表证都可广泛应用;防风甘缓不峻,药性微温,且能止痛,虽宜于表寒证,但表热证亦可酌情配伍使用……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各药的功效。

中药极少单味入药,主要是通过配伍,组成复方使用,熟悉各药的配伍应用,自然也是学习药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在方剂学中还要详细和系统的讲授,所以,在本学科内只要求着重掌握麻黄配桂枝、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半夏配生姜、黄芪配防风、白芍配甘草、黄连配吴茱萸等具有相须、相畏、相杀等典型配伍关系和十分特殊的固定药对,以及随寒热虚实等证性的配伍规律,就基本上达到了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其实这部分内容并不繁杂,需要掌握的文字也不太多。



五、学会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 要掌握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关键在于掌握药物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属同章节的药物有不同于其他章药物,在药性功效主治上的共同点,而同章节之中的药物,每个药物又有各自自身的特点,所有要对相类似的药物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异同点,如补气药中之人参、黄芪,均为补气要药,具有补益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及其他气虚证的功效,又均能补气生血,补气摄血,治血虚证及气不摄血的出血证。但两者又别,人参能大补元气,治虚脱危证,又能益气生津,益智安神,治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健忘等。黄芪则能升阳、固表、利水、托疮、生肌,治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水种及疮疡虚证后期久溃不敛等。再则人参与西洋参、党参等诸参均能补气,有各有特点;人参补气力最强,能大补元气益气固脱,补气生津益智安神,党参对一般气虚证可代人参之用,但药力逊,无生津安神,固脱之力;西洋参则药性寒,不若人参党参之性温治之能补气,又能养阴清火生津。不仅同章节的药物要加以比较,还要注意不同章节中的相关药物,如药物基原相关的,生地与熟地,赤芍与白芍,苍术与白术等,还要注意功效主治相类同的药物,如同为安胎药,有行气安胎的紫苏、砂仁;清热安胎的黄芩;补肾安胎的桑寄生、杜仲、川断;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O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