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022-10-08 15:5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中国美术学院,培养方案,学位,硕士,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国家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层次、应用艺术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安排

学制为2年。每年9月中旬入学,第一学年安排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二学年完成毕业创作及学位论文的撰写,就读期间定期向所在院系及导师汇报进展情况并接受导师指导。整个培养过程不超过4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年半。

三、培养方式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实行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四、课程设置

在遵循艺术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采用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公共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专业课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


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选修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模块学分备注 公共 马克思主义原理 艺术原理 外国语 2 2 2

研究生处具体安排,第一学年完成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2 由各院系结合本专业实际安排上课内

专业课 专业理论 专业技法与创作

16 由各院系具体安排,不少于4课程,参见各系教学进程表。其中要求安排不少于3周的艺术实践、不少于5次的专题讨论和一定量的文献阅读

选修课 8 学习期间,参加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文素养选课程2门;专业选修2门,共计4课程 五、考试要求

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实践环节,均需按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必修课程的考核一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艺术实践、专题讨论、文献阅读等必修环节的考核,采取考查


的方式进行。考查主要根据平时完成的作业数量和质量进行,由指导教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或考查结果,记入学生成绩单。考核(考试或考查)及格与不及格,均以百分制记分。考核不及格者,经导师同意后,允许补考一次。整个学习期间,补考不及格超过一门或无故不参加考试者,取消申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资格。

六、毕业作品与学位论文要求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原则上,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应参加省、部级以上的展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作品应体现较强的专业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展示规模,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标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

学位论文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选题上强调与创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字数原则上不低于8000字。论文开题报告、印刷格式及体例要求请严格遵照《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化要求及相关程序职责要求》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刷格式规定》执行。 七、授予证书条件

通过所有课程考核、修满规定课程门数及学分,达到毕业作品规定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授予艺术士专业学位证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O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