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63例疗效观察》,欢迎阅读!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6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5mg/片)3片,每日3次,治疗3个疗程;同时和单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32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31例患者,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1.61%。两组经x2检验,痊愈病例比较x2=6.99,P<0.01,总有效率比较x2=5.0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明显。标签:中医; 辨证论治; 复方甘草酸苷; 斑秃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32例,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3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期、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1 治疗组32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以下三型辩证施治,一个疗程30天。服中药过程中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3片,每日3次。2.1.1 血虚风燥型:患者12例,脱发时间较短,头发干燥,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头昏,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则:养血疏风,滋阴安神。方药:熟地15g,何首乌10g当归10g,丹参10g,生地10g,姜活6g,侧柏叶10g、丹皮12g,虫退6g,桑椹15g,菟丝子10g,麦冬12g,柏子红12g,五味子12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一剂。2.1.2 血瘀气滞型:患者8例,起病突然,头发成片脱落,病程较长或伴有头痛,胸肋痛疼,心烦易怒,夜梦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10g,红花10g,赤药10g,川芎6g,当归9g,生地15g,丹参12g,夜交藤15g,鸡血藤10g,柏子仁10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1剂。2.1.3 肝肾阴溢型:患者12例病程较长,伴有头昏,目眩,失眠,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则:补肝益肾,滋阴养血。方药:熟地15g,何首乌10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菟丝子12g,怀牛膝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木瓜10g,姜活6g,水煎两次混匀,早晚各一次分服,每日1剂。2.2 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一个疗程30天。两组患者均在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并记录其疗效,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脱发处毛发完全生长,未出现新脱发斑;显效:脱发区面积≥60%有毛发生长,且无新脱发斑;有效:脱发区面积≥30%—50%,有毛发生长,无新脱发出现;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脱发区毛发生长<30%或扩大。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计。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4.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治疗斑秃疗效的比较(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病例比较x2=6.99、P<0.01,总有效率比较x2=5.08、P<0.02,均具有显著性差异。5. 讨论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斑秃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是免疫性疾病,如目前主要倾向于自身免疫反应[4],其理由是斑秃患者常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白癜风、溃疡性结肠炎及结缔组织病等。刘爱氏等[5]研究表明斑秃是一种遗传与免疫共同作用
导致的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CD4+广泛表达为特征的毛囊慢性炎症。而复方甘草酸苷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复方甘草酸苷成分为甘草酸一胺、甘氨酸及L-半胱氨酸等。甘草酸一胺是其有效成分,其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4-5β-还原酶亲和力很强,可导致可的松和醛固酮灭火障碍,从而发挥其类醛固酮样作用。甘草酸一胺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白三烯等炎症因子,体外实验表明复方甘草酸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T细胞平衡,增强胸腺外T细胞的分化等[6]。中医认为斑秃属于“油风”范畴,《诸病源候论·鬼舐头》记载:“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痒,故谓之鬼舐头”;《外科正宗·油风》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内经·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故本病多因肝肾阴亏,气血不足, 腠里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毛发失养;或肝气郁结,过分劳累,劳伤心脾,血瘀气滞,毛发失养;或因劳伤肝肾,肝血不足,肾精不充,毛发失养等所致。中医理论认为,毛发的生长,有赖于精和血。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而且依赖于血液的濡养,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依据中医理论将本组患者结合不同临床表现分为血虚风燥型、血瘀气滞型及肝肾阴虚型进行辨证论治,兼以西药复方甘草酸苷调节免疫功能,中西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组观察病例中,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其总有效率达到51.61%,但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则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90.63%,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辨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更佳。参考文献[1]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48—749.[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169.[3]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761—763.[4]陈炜.斑秃病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 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1(1):16—19.[5]刘爱氏,褟国维,陈达灿等.斑秃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5):291—292.[6]宋方闻,白勇敏,陈玉祥等.美能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3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J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