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越轨与犯罪社会学 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越轨与犯罪社会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430223Z10
课程名称:越轨与犯罪社会学 /Sociology of Deviance & Crime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适用专业:社会学 教材、教学参考书:
1、皮艺军.越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高和荣.越轨社会.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张一兵.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亚历克斯∙梯尔.越轨社会学(第10版).王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5、Alex.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王海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6、因尼斯.解读社会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 陈天本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越轨与犯罪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专业课。由于越轨现象是社会生活中分布极为广泛又具有其特殊性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开设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社会以及区分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越轨与犯罪所涉及的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以及微观理论大都是社会学经典理论,通过该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学理论的领悟并提升其魅力。越轨与犯罪社会学要求学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这既能巩固必修课程之所学,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参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本课程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社会越轨的基本含义和正向负向功能,熟悉各种越轨行为的类型,可以准确区分不同性质的越轨在全部越轨行为的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以及各种越轨所触犯的规范。
2、了解越轨理论的逻辑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掌握各层次的越轨理论对越轨的独特解释,并根据理论尝试进行越轨行为的引导和犯罪行为的控制。
第 1 页/共 3 页
3、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能够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能用适当的越轨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
4、能选定某一社会越轨现象,对其展开定量分析,并能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对结果加以解释。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含研实践 讨)
教学重点
教学方案设计(含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
认识越轨、越轨研究的意义、越
第1章
轨的界定标准、
越轨的4
越轨与犯罪之
内涵
间的关系、越轨的社会功能 宏观的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冲突论的解释、中
第2章
观的社会解组
越轨 6
理论、差异交往
理论
理论、微观的标签理论、现象学
理论 第3章 身体暴力、强奸人与人和儿童性侵、家之间的庭 暴力 暴力 自杀的高危人第4章
群、自杀的情境
自我毁
因素和自杀的
灭的偏
社会
差行为
反应 第5章
异性恋偏差行
多重生
为、同性恋及其
活方式
他污名受害者
与越轨
4
教师讲授为主,适
越轨的界
当辅以最新的越
定标准、越对“轨”的理 轨个案资料,提升
轨的社会解和把握
学生对越轨的认
功能
识
以对某一热点的越轨事件进行对理论的解释和分析入手进行讲解。教师讲授4课时,学生讨论2课时,讨论的主题:标签与越轨
由学生整理人与人之间暴力的相关案例和资料,进行展示,并用理论进行解释4课时,教师总结和补充2课时
教师讲授2课时关于自杀的理论知识。学生课后阅读《自杀论》并课堂理论2 课时
6
标签理论、
现象学理不同理论之
论、冲突 间的整合 理论
故意伤害和恶意伤害、杀人模式、强奸的类型和文化、家庭暴力的 理论
6 6
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暴力的理论解释
4 4
自杀者的特征、自杀自杀的多原的社会情因整合 境
4 4
第6章
特权偏差行为、
不平等
弱势群体偏差4
引发的
行为
越轨
第7章 网络越轨行为网络空的表现、分类、
4
间的偏原因的解释、控差行为 制方式
4
4
婚外性行
通过对污名现象
为、青少年
进行剖析,展示性
性行为、色
污名理论的偏差行为的原因,
情产品及
应用 由教师讲授2课
以色情服
时,多媒体学习和
务、同性恋
讨论2课时
恐 惧症
从不平等为何会引发越轨入手,分
社会不同
社会不同群析约柜的社会原
群体的越
体偏差行为因,由教师讲授2
轨表现以
的理论解释 课时,学生讨论2
及后果
课时,主题为:财富与越轨的关系 从网络民主化的
网络越轨
网络越轨行诱惑是什么?着
的表现、社
为的理论 手进行分析,讲授
会后果、控
解释 2课时,多媒体学
制方法
习和讨论2课时,
第 2 页/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H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