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长分享哥伦比亚大学申请经验》,欢迎阅读!
![哥伦比亚大学,学长,经验,申请,分享](/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jpg)
相信大多数美国留学申请者在选校时都有了解过世界排名TOP10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是多少学子的dream school啊!当然有不师兄师姐们成功申请的案例,下面嘉卓留学教育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位师兄的哥伦比亚大学申请经验,希望对各位梦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2012年,我开始自己着手申请研究生,一共申请了哥大、卡内基梅隆等六所研究生学校,大部分Ivy league,专业排名大多在前十。除了PU, CHICAGO,其它全部录取。我自己的情况:GPA3.5; 美本排名70+,实习经历若干,实在算不上什么牛人。最后成功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一直很感恩,所以下面我把自己的申请经验都写出来: 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经验总结: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申请经验:PERSONAL STATEMENT-突出个人特色
写PS之前看了很多成功申请的文章,很明显的就是:他们没有罗列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是找个人亮点。并且,很多是在以情动人。这一点很容易想通,admission officer也是人,录取与否主观考量占大部分。你感动了我,我为什么不能录取你?
而我们中国学生循规蹈矩也是情有可原。一是我们相比美国学生,独立思维的时间和机会太少,二是我们冒不起“不走寻常路”这个险。但是,真的要冒这个险。名校每年申请人数那么多,中国学生的pool又那么大,中国学生的思维,或者说中介的思维全部都一致,你怎么出彩!?平时再幽默再aggressive再creative,写不出来就是白搭。
我这次的申请就是一步险棋,给自己画了一个特别大的饼。文章构思从十一月开始,反复和各个年龄段、背景的中国人、美国人聊。把不可行写得可行,把经历拼命往专业上靠,把句子改得优美感人。我去和每一个学校的申请官谈我的想法,他们都被我的故事感动,对我的远大理想感到惊讶。惊讶这事难定义好坏,但他证明了你的存在感,至于合理性留给他们去想。不合理又怎么样呢,你本来就是一个学生,去想被推翻,再想再推翻才是学。如果想了就成了,还有什么好学的。
所以PS的思路一定要和朋友多聊,和出过国、了解外国人思维的朋友聊。其实PS到最后不外乎回答:What bring you to our school/major? Why you? What could you bring tous? 最后精简就是一到两个故事和一个短期、一个长期个人规划。留出至少两周到一个月时间,先不写,先想。而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想,继续改。如果你想一蹴而就,结果必定是不完美。CHICAGO是我第一所投递的学校,后来我发现交上去的essay,第一行正中间就有一个错别字,这还是几个朋友帮我看过都没发现的,怎么能不被拒。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F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