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学》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学前教育学》课程是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0—6、7岁学前儿童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该课程开设于80年代初,有着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老一辈幼儿教育家林少玉教授、丁慧韵副教授和张景光副教授带领下,坚持以研究推动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在国内、省内有一定的影响,2005年学前教育学学科获批硕士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林少玉教授和林菁教授的带领下,在本课程教师的集体努力下,本课程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三大方面:首先,注重以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学学科的水平。与本课程有关的研究,如《关于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在1997年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尊师重教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宣读;《正确认识课程设计与决策中的六大要素》一文获省幼教研究会论文评选二等奖(1995年)和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1996年);《关于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获福建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1998年);《福建省幼儿园和家庭游戏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一文被评为新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50周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优秀论文(1999)等等。研究方向取得的许多成果应用于省、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幼教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训和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函授教育和网络教育、东南亚华文学校的教师培训,获得一致好评。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还出版了《学前教育概论》、《学前教育学》两部著作。第二,注重以教学改革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第三,注重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上,在福州市建立了固定的见习基地,在省内十几所优质幼儿园建立了实习基地,使本课程能够方便地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实习。
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课程一直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任教教师多数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教学研究方面,鼓励本课程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与此同时,教师队伍还对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教学进行了研究,对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方案,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论文在全国一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课程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从开始时的单一讲授发展到了现在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辅助教学方面,本课程从80年代末起开始尝试电化教学,从90年代起逐步过渡到多媒体教学,从本世纪初起开始开发电子课件,建立了本系的网站,并开始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网上教学和教学辅导。上述基础性工作,奠定了本课程在省内的领先地位,也为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9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