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田水利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欢迎阅读!

农田水利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关于农田水利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从横向看,“十一五”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快于周边地区,水利发展亮点纷呈。
五年来,我们在财力较弱、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抢抓机遇,争先创优,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涌现出了许多亮点。2017年,涟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通过省部级验收,
塑造了全省中型灌区改造的成功典范。同年,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全省领先,获得全省水管单位改革综合考评一等奖。2017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省领先,成功经验全省推介。2017年,“十一五”农村河道疏浚高水平通过省级整体验收,得到了省厅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从管理看,“十一五”水利制度不断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水资源规范管理、水利站财务集中管理、档案管理、后勤管理、党务人事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会和信访稳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同时,进一步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激励机关干部职工改进工作方法、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017年,我县水利局再次荣获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单位”,连续第九次荣获全市水利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小潮河闸管理所被市局授予“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城郊、百禄、孟兴庄水利站被市局表彰为“先进水利站”,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荣获全县“先进基层单位”。《中国水利》、《中国财经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灌南水利建设成功经验,社会反响强烈,灌南水利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保障措施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开局之年。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灌南”主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统筹兼顾,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在第一期重点县项目综合目标考核全省领先的基础上,今年又率先实施第二期重点县工程。该期工程投资2860万元,涉及李集、孟兴庄、汤沟、三口、新安5个乡镇21个行政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连片治理。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工程进度全省第一。
涟中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该工程位于涟中灌区内百禄、新集、花园、三口、新安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1001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近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4.5万亩。计划于近日完成招投标,11月份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分三期实施,总投资1.04亿元,解决我县不安全饮水人口21.34万人。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一、二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位居全市前列。
中央财政新增农资项目。该工程分布于新集、百禄、花园三乡镇,总投资1145万元,工程已于3月2日以优良等级通过市级竣工验收。
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计划疏浚县乡河道24条100公里,完成土方273万方,工程投资1906万元。项目实施后,河道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增加、改善排涝面积20万亩,增加、改善灌溉面积0.72万亩,年均减灾效益200万元。目前,绝大部分乡镇已完工,预计5月底迎接市县验收。
(二)落实举措,确保完成全年农田水利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推动水利建设大发展。如农村饮水安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国
土、水利等部门及涉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目标引领,强化考核。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完善水利建设年度计划,并将重点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由县政府与有关乡镇和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纳入目标考核,加强督查督办。同时,将全县14个水利站纳入目标考核,实行“每月汇报、季度总结、年终考核”,动真碰硬,不打和牌。
三是狠抓质量,树立品牌。始终坚持把工程质量摆在首位,深入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不断强化干部职工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把工程“四关”(规划关、设计关、施工关、验收关),严格落实“四制”( 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努力做到出新品、创精品,打造灌南农田水利新品牌。
《关于农田水利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