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欢迎阅读!
![共育,何在,幼儿园,开展,家园](/static/wddqxz/img/rand/big_20.jpg)
如何在幼儿园展开家园共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亿万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证。协助家长树立准确的教养观点应放在首位。而当前,经调查表明,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有以下问题:
1、很多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理解,认为上小学后才是教育的开始。
2、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存有着重知识技能(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绝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娇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等等,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转变教养观点,树立准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亲子观、成才观等),只有这样家园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动孩子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我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家长学校:由老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或由园长、专家给家长授课,能够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小型讲座,分别授课,并将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2)采用“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由幼儿园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请在该方面教育有方的家长摆观点、谈经验、作骨干发言,实行传经,让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启发、取得共识。
(3)展开丰富多采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家乐亲子游戏活动”、“水果品尝会”、“庆六一游园活动”等。
(4)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家长园地、家教杂志、广播等实行宣传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孩子等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更新家长教养观点,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二、通过阶段性的开放日活动,促动家园共育工作。 开放日是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双方相互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动孩子健康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持续变化、动态渐进的过程,所以这种沟通要经常性、连续性、双向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开放日活动。
(一)小班阶段: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1、家访:保教人员实行优化组合,对每家每户的幼儿实行家访工作,了解不同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成长过程、个性发展情况等,让家长填写幼儿调查问答卷,和孩子们理解、交流、做游戏成为朋友等。
2、召开新生家长会:由家长带幼儿一起来园,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环境,和保教人员再次接触,做游戏、玩大型玩具、和家长做亲子游戏等,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概况、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工作,家园共育,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及物质准备,以此缩短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老师与孩子的距离,也缩短了孩子适合新环境的时间。
3、开放半日活动: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适合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在再现孩子的发展水平,幼儿在进园2个月的适合期后,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参与观摩老师是如何组织孩子做游戏和展开教学活动的,将集体教育活动从不同的侧面体现
在幼儿家长面前,使家长看以了孩子在园的生活,了解到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发展情况, 每个家庭填写一份《家长参与半日活动的记录表》,最后让家长给幼儿园留下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促动家园共育。 (二)中班阶段:进一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这个儿童小社会中的种种表现和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看清孩子在园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从而有助于对自己孩子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我园通过“角色游戏”的展开,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发挥家长这个重要资源的作用,请各行各业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来当“老师”,担任医生、导游、照相师、点心店的厨师、汽车驾驶员、交警、农贸市场、百货超市的营业员等等,请他们进课堂,给孩子们讲述表演,使幼儿感到新鲜,增强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与感受。针对农村幼儿园条件差的特点,发扬勤俭办园的优良传统,家长和幼儿、老师一起制作游戏材料,一起展开游戏,教师积极指导,并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从家长处获得相关的教育物质资源以及其它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等。通过家长的参与,提升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家园共育,共同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三)大班阶段: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幼儿园教育幼儿的方法及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即时做好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结合日常教学内容,举行“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1、召开大班幼儿家长会:请小学低段教师来园给家长授课,《幼儿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观看录像,相互交流。
2、家长参与观摩半日活动:请小学低段教师来园听课、观摩参与半日活动。从我园开展情况看,家长非常重视,参加人数在96%以上,活动后,让小学低段教师、家长谈谈参与观摩半日活动的感受、体会,大家互相探讨,交流意见、看法,取长补短。湖北长阳教工幼儿园张文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其明确要求家庭教育资源应与幼儿园教育资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创造儿童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来开展工作。因此,此价值取向家园整合的基础与前提应是家园合作。 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互动是达到优势互补的最佳途径。 一、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首先,全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园内管理工作,然后在年级和班级二个层次又分别成立各自的家长委员会,相应承担不同的管理工作。并建立通过家委会的章程,让家委会成员明确工作目标:是“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同时增强班级工作的有效性,沟通老师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沟通与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工作网络,帮助班级、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使家庭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家园明确各自职责,充分保障了家长委员会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参与权。
二、有效开展多种家园活动,使老师与家长优势互补、整合教育资源。 (一)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1、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家教育儿知识的辅导。开学初有目的的对家长进行育儿知识调查,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全园家长进行培训,各年级、班级也举办有针对性的班级讲座,并和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形成共识;
2、开辟家园阅读“家教信息”,编辑“家教小报”撰写“家教经验”与老师交流儿童教育的信息; 3、引导家长多参与“家长会”“经验交流会”“咨询”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u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