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022-08-10 23:14: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欢迎阅读!
古诗词,语文,策略,小学,方法
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的策略和

方法

摘要: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及智力,帮助其陶冶性情,增加生活的情趣,提升美学鉴赏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期间,能够良好把握诗词的大意,通过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情境等体会诗人的情感。”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古诗词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重点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能让学生对古代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涵养,让学生收获到更多。

一、渗透诗词背景,奠定情感基础

由于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述方式十分细腻且含蓄,这对绝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十分大的挑战。为了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成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也为了降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难度,教师在教学古诗词阅读和学习之前,可以通过先给学生渗透诗词创作背景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的基础上再审视和品味古诗,强化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例如:在《七步诗》这一首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古诗词的背景辅助学生理解。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到本首古诗的作者曹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神童,在10岁时便可以出口成章,诵读成诗、文。所以,自小便备受曹操的宠爱,并决定将之立为太子。但是,在曹植成长过程中,曾犯过严重的错误,所以曹操改变了主意,决定要立另一个儿子曹丕为太子。在曹丕


被立为太子后,十分嫉妒曹植的才华,并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所以经常刁难曹植。而本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的。在如上诗背景的渗透后,学生对古诗中的情感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从中能够读出曹植的无奈、辛酸,更是从这一背景中体验到曹植的才华横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流传千古的古诗词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极尽文字中的情感元素去表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进而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意识到古诗词中情感的丰富性。

二、创设生动的古典情境,增加古诗词教学的吸引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古诗词教学缺少相应的吸引力,仅仅依靠文字教学很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大量的古典诗词,都非常具有美感,无论是情境上的美感,还是语言上的美感,只要能够引导学生洞察到这些蕴藏在古诗词中的美感,就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古典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充满古典韵味语文情境中,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程度的同时,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针对这种相对简单,又朗朗上口,且非常具有美好意境的诗词,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朗读,用心去体会雨后微凉,天气转秋的感觉。比如,在《敕勒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蒙古马头琴的音乐以及草原的视频纪录片,让学生在古典韵味中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三、激发情感体验,优化诗词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思产生理解,更多的则是要让学生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让学生真正地做到情感的移情和共鸣,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当中的开展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入情入景。例如,在讲解《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过程中,由于这是一首离别诗,所以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更好地进行体会。如:“在你以往的生活当中有没有送别友人的场景?送别自己朋友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


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地体会作者的思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四、古诗词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这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都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而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务必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透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身后情感。例如,《示儿》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进行中国“孝文化”的渗透以及“爱国情怀”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学习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当时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国沦落,生灵涂炭,民族危亡之际,作者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惧威逼利诱,为国死而后已。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掌握的不仅仅是诗文本身,更能够对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既包括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水平的提升,也包括学生思想情感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王美琪.语文古诗词教学生命力焕发的有效途径刍议[J].中外企业,2019(30):188-189.

[2]李正娟.浅谈小学古诗词情感教学[J].读写算,2018(23):91. [3]张国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待情感教育[J].考试,2018(35):6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u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