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实例基础上的方法研究

2023-04-23 07: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教学实例基础上的方法研究》,欢迎阅读!
方法研究,实例,基于,基础,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教学实例基础上的方法研究

作者:马德才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0

【摘要】人教版必修二主要侧重经济史,其中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经济史中富有年代感的经济类名词和经济现象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这里以《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在深入分析当前时代特点,学生现状的情况下,探寻适应当前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教学实例 方法研究 发达的中国农业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47-01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误区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农业劳作工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型化、集约化、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主流,传统生产工具即使是在偏远的乡村,也已经鲜见其踪迹。所以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教学工作者的面前,如何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来了解传统劳作工具,了解古代先民的智慧?

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而对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却有些忽视,这使学生失去在历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的机会,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方式的形成。虽然素质教育开展已有多年,但以应试为目的来培养学生的氛围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就只是让学生识记具体概念,但具体是什么原理什么作用却轻描淡写。显而易见,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本来就枯燥的经济史更显乏味,本来教学中可以细化的亮点变得暗淡无光,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为经济史打上枯燥的标签。其实笔者想说经济也可以很有趣。

二、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识和解释, 历史学习的性质则是学生对过往的人社会的把握、理解和认识。所以基于这样的事实,中学历史教学就需要教师给枯燥的知识点注入灵魂,体现历史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和情感。

(一)基于现有教材图片的具象化表述。教材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只要运用得当,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第五页配图:西汉耧车模型为例。耧车这一概念对于生活在现代的学生来说相对难以理解,所以基于这样的事实,教材提供了相应的配图,这样就更加方便我们讲解。既然有了配图,那么教师怎么运用就成为一门学问。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农具的作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阅读图下的注解就草草了事。例如耧车的作用就是播种,近代条播机的雏形,这只是讲解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其次,探讨农具的原理,这一步骤是把概念转化为具象的一步。拿耧车来说,以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耧车究竟是怎么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现播种,提高效率的呢?这一步骤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争取把一堂枯燥的历史课变成趣味横生的探究课。遵循这样的步骤,学生自发的就会了解播种的基本步骤:开沟播种覆土,结合农具的各个部位,学生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原理,经过学生的探讨,耧车的形象已经大致成型,最后一步就需要教师给它涂上颜色,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而实现的视觉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既给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新途径,相对于传统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白板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便捷途径。科技进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历史

(三)借助实践操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看成是次要的、从属的观点,把它提升到与间接经验同等重要的地位。直接经验的获得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可以采取的手段多种多样,以本课为例,一种方法是教师把简单农具的结构原理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复原农具,限于工作量可能比较大,可以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分工完成,变一堂传统的历史教授课变成既动手又动脑的创新课。另一种是参观当地博物院,配以老师的讲解,这个视各地区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这一方法需要的课时量比较大,前期准备会比较复杂,对于整体教学进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总结

总体来说,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中始终要抓住这几点:第一,对学情的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一地区的生源,同一学校的生源都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对教材的把握。教材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拓展,才能把握教材中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浪费过多时间,应该尽量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来解决重难点问题。第三,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时代的发展不断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在做好自己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新方法,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凤英.中学历史主体型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 [2]孙元池.小组合作学习历史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uR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