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培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董翠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年第11期
古诗词是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人。小学生像刚升起的太阳,在小学阶段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健全人格都有积极意义。而就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培养就成了重点。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直观呈现古诗词
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他们的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而古诗词语言凝练、表现手法多样而含蓄、内涵丰富、讲究平仄和押韵,直接让学生通过读或背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不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要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在学习古诗词前通过巧妙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直观中呈现,让学生获得“第一好感”。
在教学实践中,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借助故事导入、讨论导入等。但无论哪一种导入方式,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如故事导入,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不难,但要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去朗读该诗,并能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在生活中懂得珍惜友谊就需借助情境。教学中,教师以Flash的形式来呈现出气势浩荡的岳阳楼,然后引出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境,并辅以故事: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在湖北安陆结识了孟浩然,两人饮酒作诗,但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亲自为他送别,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来表现他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然后提出问题“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作为引导。学生听了故事,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的兴趣浓厚了,更愿意去读、去理解诗歌。
由此可见,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故事等方式来导入古诗词,让学生在直观中了解古诗词,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多样化朗读,读中感悟、体验
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但就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来看,教师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古诗词的背诵上,课堂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理解。从课堂调查中发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平均每课时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10分钟。学生更多是背诵、理解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