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

2023-01-16 04: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子产品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欢迎阅读!
小学生,电子产品,影响,研究,学习
电子产品对小学学习影响的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品逐步进入到了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与自主能力比较弱,容易受新鲜事物和他人的影响,对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热衷程度比较高。研究一方面揭示了当前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证实了电子产品会对小学生学习行为产生各种可能性的影响。此外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小学生使用低电子产品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子产品;小学生;学习行为

HJ0.4mm〗〖FL(〗〓〓一、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研究 (1)热衷程 调查结果发现69.2%的学生对电子产品很是喜欢甚至是到了着迷状态。小学生们都很喜欢在家里用父母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经过对各个年级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8.7%的学生家庭拥有智能手机,有58. 6%拥有平板电脑。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家里都不止拥有一个智能手机。小学生接触到电子产品的机会相当多。 (2) 使用频率 经过统计后,调查发现有69.2%的学生对电子产品很喜欢甚至是到了入迷状态。有23.4%小学生经常使用电子产品, 7.4%小学生是偶尔使用电子产品。 (3)累计使用时间 据介绍,调查结果称目前因为家长控制得当,很多学生每天累计使用的时间也在2小时以下,但随之孩子长大独立,家长的控制力将逐渐下降。 (4)使用功能 在使用功能上,小学最喜欢的电子产品的功能就是游戏,其次是音乐视频 当把小学生对电子品的热衷程度、使用频率、单次使用时间、累计使用时间作出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学生在一天内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越长,学习行为问题就越突出。 二、电子产品对小学学习行为的影响 在一天内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越长,行为问题表现的越明显。 (1)电子产品对小学生习惯学习的影响 习惯主要是指日积月累形成的生活方式,是经过后天熟练并自然而然形成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影响十分深远。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小学小学生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他们很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这其中包含着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养成,也包含着坏的行为习惯。如果在一天内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过长,渐渐的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使用、依赖这些电子产品,常常会出现生气、情绪忽然变化等情况,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导致不愿意思考,学习时想走捷径,而且容易使小学生沉迷于游戏,占用学习时间。应当对儿童进行监督,避免孩子过多地依赖电子产品,让孩子养成善于思考的行为习惯。 (2)电子产品对小学模仿学习的影响 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模仿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认知方式。个体通过模仿可以建立与外部环境或者他人的关联,并由此强化了自我意识和固化了行为方式。 模仿学习文化习得的重要方式,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伍尔夫的模仿学习理论涉及感官、图像、姿势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实现个体化学习以及完成文化内化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借助感官的作用,小学生将电子产品中的图像纳入其经验的图像世界之中,并潜在地认可两种图像的对应性和模仿性。内部的声音、触觉、 味觉、 嗅觉世界,一起构成了个体内部栩栩如生的经验世界。这些图像可能是模仿行为的动力和原型、可能是模仿行为追溯的范本和参照点、或者是模仿行为自身及其产物的凝结。它们一方面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影响个体的思维加工,个体对这些图像的加工就是幻想、想象的过程。 三、调查结果 将近七成学生对电子产品非常依赖


甚至入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生活。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与父母吵架生气次数变多。直接或间接影响家庭和睦。 大约俩成学生对电子产品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但依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学习成绩,学习意力下降。 大约一成学生偶尔使用电子产品,无依赖性。基本对正常的学习生活没有影响。 四、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优化策略 (1)加强家长的科学 1.选择游戏种类。给孩子们买了平板和手机,让他们不玩游戏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挑选游戏种类,不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应用市场随便下载,家长要亲自把关,下载一些有教育理念,对孩子某些能力有培养、有益,同时还要好玩游戏比如,市场上有一系列儿童益智游戏就不错。可以让孩子玩的时候学习 2.游戏时间。不论是玩什么游戏,也要控制时间,对孩子视力进行保护,同时也要把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分散,可以每天多个零散时间让孩子们使用,不要单一的时间太长。 3.使用选择益智类的教育软件。选择软件还需要了解软件所传递的世界观、价值观、知识点、画面等。一个有积极世界观、价值观,画面和知识点的软件,才是最适宜小学生的软件。孩子们最开始可能会对这些教育类的学习应用有抵触情绪,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们一起使用几次,慢慢培养孩子们用这些电子产品学习的好习惯。 (2)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当前一些软件开发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设计了一些不适合于儿童发展或对儿童发展具有极大消极影响应用软件。为此,研究者在这里呼吁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设计软件的时候:首先应依据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设计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应用软件,切忌成人化与小学化倾向;其次,需要兼顾全面发展性,一方面需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促进学前儿童各个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每款应用软件涉及到的内容需考虑综合性,利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最后,在挑选应用软件内容的时候,应该选择健康的、适合与儿童的内容,剔除其不健康的或过于早熟的内容。 HTK〗参考文献: 1]伍尔夫.伍尔夫模仿学习理论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3. 2]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调查显示近7小学生对智能电子产品着迷》[z.广州,2012. 3]杨神.基于体验设计的儿童电子产品设计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4龙苗.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使用iPad情况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朱进军.浅谈数字手持多媒体设备对中小学学习的影响[z.山西电教. 6]张燕校园网络环境下小学学习行为的改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FL)〗〖HJ〗〖HT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k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