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学习”,家长怎样陪伴才有效

2022-11-12 03:23: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居家学习”,家长怎样陪伴才有效》,欢迎阅读!
居家,陪伴,家长,有效,孩子
孩子“居家学习”,家长怎样陪伴才有效

今年的寒假、春节是一次不同寻常而又难忘的经历:一切户外活动取消、辅导班不用去了、学校停课、在家上学……这实在是为难了不少家长:担心疫情的同时,还平添了对孩子“居家学习”的焦虑:都说假期是用来超越的,可是,辅导班不能去,开学又遥遥无期,孩子老是要手机,不给就闹,不爱学习,还不断地在我们眼前晃悠,不管吧忍不住嘴,说多了又“鸡飞狗跳”的……这可如何是好?

下面与家长们分享几点建议,但愿能帮助大家有效陪伴孩子,提高“居家学习”的效率。

首先,家长需要增强边界意识,尊重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大部分家庭都有孩子的书房,至少也是书房、卧室一室两用的。但据案例咨询经验得知,有些孩子尽管有自己的书房,但在学习的时候,按照家长的要求,门是不能关闭的,得有利于家长随时随地进来查看孩子的动态。家长这样的做法往往让孩子们觉得很难受、憋屈。

这样的家长缺乏边界意识,容易忽略孩子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事实,不尊重孩子发展的心理需求,往往越俎代庖,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

这样做的不良影响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可能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性格,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塑造,很难适应高中、大学的学习生活;二是不利于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容易导致孩子对学习生“异化”思想(学习不是我的事,我成了学习的奴隶),进而消减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三是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恶化亲子关系,进而引发厌学等行为。

因此,家长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要放心、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根据亲子双方约定的规则,在规定的时间、按照既定的方式做好作业评估,促进孩子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要坚持孩子为主、家长为辅的管理模式,发挥孩子学习主体性和自觉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家学习”与在校学习明显不同,属于更大程度上的自主学习,也是培养和提升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节点。

有效的自主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案来维护,而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或方案应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具体的学习时间、明确的学习目标、适合的学习方法以及可行的评价方式。

因此,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比学习计划本身更重要。

计划制定之前,家长需要向孩子声明几项原则: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计划必须由自己制订;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评价学习结果是家长的权利和责任;如需必要,家长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鼓励孩子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提出指导建议,但建议要少、精,不能把自己的建议变成意见强加给孩子。有的家长建议可能提得很“委婉”,他们可能会说:“嗯嗯,这个计划制定得很全面,只是这个时间再具体一些、内容再详实一些……就更好了。你是不是再重新修改一下?” 果能切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感受这些“委婉”的建议,就不难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从而产生挫败感。

计划制订的粗略一些不是问题,能让孩子体验到自主筹划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家长只有尊重孩子对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

第三,家长要和孩子约定相对明确、可行的赏罚方案。这是促进孩子高效学习的良好机制。

高效学习是辛苦的,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既需要内驱力的发动,也离不开外部诱因的维护。对孩子来说,外部诱因主要是靠奖励和惩罚手段激发的,而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需要家长谨慎使用。

赏罚方案要事先出台,忌“马后炮”;要尊重孩子意愿协商制定,忌“家长制”作风、“一言堂”;要有奖有罚,重奖轻罚,忌“大棒政策”;要重心灵满足,轻物质奖励;要及时兑现,忌“秋后算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ic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