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述直销对保健品行业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简述,保健品,直销,重要性,行业](/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5.jpg)
简述直销对保健品行业的重要性
保健品企业代理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认识到直销的重要性,做好直销。直销指以面对面且非定点之方式,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讲保健品行业直销的重要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推进到了2001年,保健食品市场出现了著名的“信任危机”阶段。保健食品市场又犯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老毛病,负面不断,虚假产品、夸大宣传,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使这个刚刚有所回升的行业又跌入了低谷。
这一时期的中国直销刚刚经历了“刮骨疗伤”,但是这种阵痛为肃清正规直销和非法传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全面禁止传销活动2个月后,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的直销企业必须转型为传统批发、零售的模式,并特批了安利采用“自设店铺+雇佣推销员”的经营模式转型经营。原有的正规直销企业如雅芳、安利、玫琳凯等企业根据政府要求纷纷转型。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成功转型的10家规范直销企业名录,政府开始加大力度引导这些企业朝着“中国特色”的方向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承诺3年内为中国直销立法,并对无固定地点营销模式取消准入限制,中国直销行业人士一片欢腾。 对于熬过这段艰难转型时期的企业来说,未来一片光明。而那些非法传销企业和一些转型不成功的企业,则慢慢消逝在滚滚大潮中。
安利1999年开始展现它国际直销巨头的超强战斗力,营业收入以每年2-3倍的收入递增,到2002年的时候,安利的纽崔莱的销量达到了30亿元,占了中国保健食品总量的1/6,安利成为了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的领头羊。
如今的内资直销企业老大天狮,则“不走寻常路”,探索出区别于其他直销企业的发展道理。1998年,国家全面禁止直销后,李金元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先走出去,再走回来。看起来困难重重的天狮事业,就此展开了,随着天狮在俄罗斯市场的一炮打响,天狮也开始摸索出了一套发展国际市场的规律,此后,天狮开始“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天狮的业务已经辐射到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在五大洲都建立了分支机构,成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发展最好的内资企业。 步入正轨
“SARS”是一个令人生畏和厌恶的英文缩写,但是对于保健食品行业来说,它听起来并不那么讨厌。2003年3月,“SARS”席卷全国,给发展缓慢的保健食品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额短时间内急剧攀升,较2002年增长了50%左右。 安利这一年也取得了大丰收,营业额达到了100亿人民币,纽崔莱系列保健食品更是取得了60亿元人民币的佳绩。直销企业对于保健食品行业的影响越加的明显。 2004至2005年是保健食品行业和直销行业大发展里程碑式的两年,它们同时采取措施,为以后保健食品行业和直销行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调:
2004年7月1日,保健食品的审批等监督管理职能由国家卫生部转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任更加明晰。
2004年9月10日,第二次“厦门会议”召开,22家内外资企业参加了这次讨论,这次讨论的主体是商务部外资司制定的《直销管理条例》、《推销员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反金字塔欺诈管理条例》,从未正式公开的直销法草案体系在会上首次露面。同时,“内外一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立法原则的制定,对于中国直销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及《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出台,从注册和广告两个方面规范了行业行为,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的法律法规越加的完善。
2005年涉及《直销法》的两部核心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出台。从此,混乱不堪的直销行业终于有了生存的法律依据。
强有力的监管始终是直销行业和保健食品行业的弱项,不过,在这一时期,监管者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逐步减少了监管的真空地带。2004年7月1日,保健食品的审批等监督管理职能由国家卫生部转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隶属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的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和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也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于2002年合并,成了中国保健协会,告别了行业协会“两个婆婆”的时代。 直销行业也基本确定了两个主要部门的监管,商务部主要负责受理直销企业的申请以及发放牌照,工商总局则主要负责管理一些具体的事务。当然,可能有些时候还会涉及到公安部门。
自2006年雅芳“一支独大”后,2007年迎来了直销牌照发放的“元年”,一共有17家企业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像新时代、宝健、南京中脉等一批内资直销企业也搭上了这次直销牌照发放的“井喷车”,直销行业似乎迎来了自直销进入中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游戏的规则是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想参加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然而,却总有一些企业去触碰这根红线。
珍奥是辽宁省和大连市多年的纳税大户,旗下的珍奥核糖核酸更是享誉保健食品行业。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消息说珍奥要转战直销,而2006年8月1日的首张内资直销牌照印证先前的猜测。当众人以为珍奥将开创内资企业新纪元的时候,无情的一刻出现了,就在2006年珍奥获得直销牌照后的两个月,珍奥因违规宣传和虚报材料,牌照被吊销。 如同结婚一样,珍奥与直销的牵手不是两情相愿,更多的是一次功利的结合,“被分手”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很多企业忌惮甚至是厌恶直销这种营销策划方式,但是同时又深知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行业。直销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成就安利在中国的蒸蒸日上,也能成就仙妮蕾德、日晖等一批国际直销巨头的黯然退场。努力迎合“中国特色”直销行业来借力发展企业成为了一大批企业的共同话题,但有一点,大家深信不疑,无论怎样运作,都要在规则内进行,擦边球早晚会被风起云涌的直销行业大浪拍在沙滩上,挣扎着干涸而死。
2005年以后保健品行业和直销行业大体呈现一种稳定发展的趋势,保健食品行业和直销行业也变的更加紧密,如今90%以上的直销企业涉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行业的诸多企业也纷纷导入直销模式,为增加市场份额而努力。当然,就如同杀不死的“小强”一样,在两个行业大发展的时期,也不断的冒出一些不以产品为导向的传销企业扰乱这两个行业,但从来不会长久。
2012年2月6日,美国玫琳凯化妆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DR.Beth hange在访问中国保健协会时谈到,“随着中国保健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保健有强烈需求,玫琳凯有意在中国进军保健食品领域。” 又一次结合将要诞生„„ 有人问,是保健食品成就了直销呢?还是直销成就了保健食品呢?或许这一刻人们会想到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历史性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g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