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物装饰画》教案》,欢迎阅读!

《人物装饰画》教案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 唐姣
教学内容:
本课学生在掌握人物写生基础上学习人物的装饰。通过欣赏各国古代人物装饰画作品及画家笔下的人物装饰作品,让孩子对人物装饰变形的方法有个初步的印象。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装饰的运用,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通过合作探索“错位组合”和“夸张”的变形方法,结合孩子们熟悉的点、线、面添加装饰的方法,设计人物装饰画。可以是全身人物装饰,也可以是半身人物装饰;可以是黑白装饰,也可以练习彩色装饰。利用各种纸质材料创作人物装饰画,也可以将作品设计在纸盘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情况:
六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一定的写实能力,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欣赏水平,又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能技巧,应该是美术创作的黄金时段。但是,由于其技能技巧正处于“两不搭”或“青黄不接”的状态,一方面留有儿童画稚拙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崇尚成人画老辣的风格,再加上知识的接纳速度远远快于技能的接受速度,造成两者的不平衡发展,即所谓的“眼高手低”。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共研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思路,激发兴趣,快乐地进行艺术创作。
教师准备: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人物装饰画作品、教学课件、教学范画。卡纸、铅画纸、
砂纸、纸盘等纸质材料,各类涂色工具。美术教室四周张贴各类学生平面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围。
学生准备:上一节课的人物写生作业复印件,收集的印有人物装饰画的物品,彩色纸、铅画纸、砂纸、纸盘等纸质材料,各类涂色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人物装饰画的艺术风格,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基本
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各种纸质媒材,运用夸张、变形和添画点、线、面的装饰手法变
化完成人物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利用点、线、面和色彩的搭配设计人物装饰画。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大胆创作突出作品的装饰性。 教学设计:
一、游戏与欣赏 导入课题
1. 展示部分学生的写生人物作品,其中有两张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2. 学生解释:预习结果,引出小实验——乱涂乱画。 (教师将学生写生作品的复印小稿分发给学生)
3. 小实验——我涂我色:每一位同学在自己的写生作品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第一次练习)
4.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练习作品,师:谈谈变换不同的颜色后你的心理感受。 5. 教师总结:
不同色彩的处理,给人的感受不同:对比色(明快、强烈),冷色调(安静、沉郁),暖色调(柔和、温暖)。
板书:色彩装饰的方法:对比 和谐(冷色调、暖色调) 6. 欣赏波普艺术,感受色彩变换的手法。
师:外形不变,变换不同的颜色将人物组合在一起,画面还是很震撼。
7. 师:与写生作品相比,这些带有自己想法的作品,就让画面具有了装饰的美感。 出示课题:人物装饰画
二、感受与体验 合作探究
1. 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他们非常灵活地运用色彩使人物各具特色,各具特色的只有色彩吗? 2. 合作与探究,尝试仿画
师:教师分小组发放研究图片:分别为马蒂斯、莫迪里阿尼、毕加索、克里姆特、米歇尔的作品。分组合作欣赏研究大师的画,看看除了运用色彩,还有哪些变化和装饰的方法?
尝试运用大师的方法用单线画一个人物或人物的局部。
教师给予研究项目指导:着重研究人物外形及五官的变化方法,尝试仿画研究。可分工,有的画外形,有的画五官。
三、研究与发现 试画汇报
1. 每小组展示试画作品,汇报研究结果
教师将关键词做成词条贴在黑板上,造型装饰的方法:夸张变形、错位组合、添加装饰(点线面的装饰),请同学按词条内容分区域展示试画作品(对不上的放在旁边),分小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Q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