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育儿理念——习惯养成(一)》,欢迎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因为习惯后的动作已经转化为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
让我定下给孩子养成好习惯为养育方针的,源自我的养狗经历。
在生孩子之前,我养了一只拉布拉多犬,是只叫sherry的母狗。我从小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狗狗,所以就决心养一只。因为我小时姥姥家也养了狗,所以我在如何养狗这件事上还是有经验的。但我还是买了如何养狗的书,认真着学着养狗方法。
我顺利的给它养成了定时定点吃饭,定时大小便,不上床,不吃地上食物等我希望它具备的好习惯。sherry不仅活泼可爱、善解人意,还从来不给我找麻烦,这让我和她一起的日子每天都是那么开心快乐!
当我看到狗友们因为狗狗的各种恶习而烦恼时,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养狗过程中减少麻烦增加乐趣,唯一办法就是训练它,帮它养成好习惯。那养孩子不是也一样吗?
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这个养育方针。一切从简单的开始做起,从生活点滴开始做起,养成凡事都用习惯去主导也是一种习惯。
下面是我的经验分享,都是实践真知,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宝宝不好好吃饭,是妈妈最头疼的事。好好吃饭对我家这个早产宝宝来说就更重要了,先天的不足必须后天补上。这个令很多妈妈头痛的事情基本都是在孩子1岁半以后,辅食逐渐占到一半比例以上后发生的。
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1不饿2不喜欢3心情不好。找到这3个本因那我们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了。
一是不给孩子吃过多零食。
除了适量水果(婴儿时磨牙棒也可以)以外,就不要给孩子吃别的了。酸奶我家都很少给孩子吃,医生说,酸奶不利于牙齿的保护。
带孩子出去玩,不要大包小包的带零食,时不时的就喂孩子吃这吃那。看到小区里很多奶奶和妈妈都如此做,同时还总说:“这孩子,不爱吃饭,就吃零食。”我真想替那些孩子说:“你给我准备了这么多零食,我能不吃吗?”
我家很少买零食,姥爷春节买的一盒饼干,吃了半年才吃完。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也不放零食。有了这个基础,孩子的每日三餐都吃的非常好。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好好吃饭,淡忘零食的习惯。
二是做饭时考虑孩子的喜好,为孩子准备他们喜欢的食物,多变换花样。
有人说,这不会让孩子变得挑食吗?其实不是这样。孩子不喜欢鸡蛋羹,但会吃水煮鸡蛋;不喜欢吃炒胡萝卜,但会吃胡萝卜软饼;2岁时不喜欢吃虾,到了3岁就变得非常喜欢吃了。
给孩子讲什么有营养的大道理是没用的,不如给换个制作方法,或者讲巧虎喜欢吃这个。到处可以找到如何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攻略,这里我就不说了。
三是孩子心情不好,耍脾气,哭闹,无法正常进餐。那就要保证孩子就餐时心情愉快。不要让孩子在吃饭前看电视,因为孩子会因为被打断而心情不好,甚至因为不同意关电视而大哭大闹。而边看电视边吃饭你会发现,孩子的心根本没在吃饭上,嘴都不会动,只是专注的看电视了。
另外我要给大家一个提醒,千万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因为无论是孩子出于一种逆反心理,还是要显示自己的主见,结果都是你越让他吃,他越不吃。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也不要生气,要和善的问孩子:你吃饱了吗?吃饱了就可以去玩了。无论孩子做出什么选择,大人都要尊重。
不要担心饿着孩子,不要在两餐之间给孩子零食。即使孩子哭着说饿了,也要和善而坚定的说:“宝贝儿,妈妈知道你饿了,但离开饭时间还有1小时,你只能再等等了。”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结合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止住哭闹,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说到此就可以了。少吃一顿没关系,总比顿顿都少吃强,总比一顿饭吃完要绕屋子三圈强。这样几次,孩子就会知道要在用餐时间好好吃饭了。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出现问题的宝爸宝妈们愿意试试看吗?做到这些:
收起家里的零食束之高阁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吃多少和善而坚定的拒绝两餐之间的零食要求坚持!坚持!再坚持!
你会慢慢发现孩子的变化,当你问:宝贝儿,吃饱了吗?回答会变成:我没吃饱。
我家姑娘才3岁,一顿都能吃8个饺子了(正常大小)。有时候我甚至会对她说:你少吃点吧行吗?
嗨~我是苏西妈妈。
儿童心理学爱好者,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一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