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思路

2022-11-17 23:09: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就业工作思路》,欢迎阅读!
就业工作,思路
就业工作思路

还有两个多月,我们将迎来2012年,面对宏观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趋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生、促就业、重保障、促和谐工作要求,余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及早规划,积极谋划2012年的就业工作

三力提升为抓手,明确提出六抓六重工作思路,深化促进就业长效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双创水平,不断稳定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重点抓好城镇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新余杭人四类重点人群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为把我区建设成为劳有乐业、宜业宜居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奠定基础。

2012年余杭区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人;引导和帮助0.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3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0.1万人;组织城镇失业人员(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0.4万人,组织SYB培训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有序推进,13个(100%)街道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加强区级指导员队伍建设,全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率达到100%

一、抓基础、重质量 (一)夯实基层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就业工作的广度与深度,计划在完善平台基础配置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管理方式、细化考核办法等举措,深挖延伸平台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平台促进就业的点位效应。

(二)深挖无形市场潜力

为全面落实我区民主民生人才强区战略,将依托基层平台网点布局和软件开发,深挖无形市场潜力,着力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瓶颈,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改善民生

二、抓创建、重实效

(一)树品牌,提升创建充分就业城区成效

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工作,将专项工作转化为日常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就业再就业基础工作的考核办法和指标,把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促进就业模式。

(二)上层次,稳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创建步伐


紧抓申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拓展区的契机,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考核体系方面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搭平台,率先成立就业促进会

为集结社会各界优势资源,扩大就业创业工作的参与度,就业处决定率先成立就业促进会,将镇(街道)民政与劳动保障办(科)、区内规模企业、优质职介机构、各类高校、创业服务中心等关切就业创业的核心因素纳入其中,搭建政民互动促就业、资源共享推创业的服务平台。

三、抓政策、重落实

(一)立足实际,健全政策体系

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帮扶作用,根据前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出台符合我区实际的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细化政策的操作办法,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建立绩效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提升各级劳动保障队伍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在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镇(街道)考核内容,增加2分综合考评分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覆盖纵向全员的绩效评估体系,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实现有激励有惩戒,充分激发各层级工作活力,增强工作实效。

四、抓人群、重帮扶

(一)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促进就业的重点工作,通过推进系列行动计划,强化就业见习与培训,保障就业权益等举措,强化服务力度,帮助、指引广大青年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通过勤走访,多沟通的工作方式,向困难群体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缓解其生活压力,构筑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广开渠道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继续加大统筹城乡的就业工作力度,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与自主创业工作,实现解决就业难题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部门联动做好特殊群体就业扶持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PA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