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的探讨]幼儿文学课程总结》,欢迎阅读!
[对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的探讨]幼儿文学课程总结
1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作为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对幼儿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者是幼儿,但是在那片“秋空霁月一样澄明”、“晶球宝玉一样莹澈”的境界里,在那些自然、美和爱的永恒主题面前,成人也一样会受到感染。可以说,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也会促进成人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拓宽专业视野,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提高作为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 幼儿文学的教育性与文学性
一般说来,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一种广义上的教育功能,但幼儿文学是其中唯一一个明确将教育的需要看得与文学的考虑一样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的门类。这一现象本身有着客观层面的原因。从幼儿文学的读者对象来说,年幼的孩子有必要通过各种幼儿文学作品,来学习认识这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因此,尤其是在面向 0 - 3 岁幼儿读者的大量幼儿文学书籍中,对于一种特定的认知目的的考虑,往往成为了这些作品最基本的一个创作动因。从幼儿文学自身形态来看,由于受到题材、形式、语言、精神表现等层面的多重制约,幼儿文学的一般文学性追求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一种还来不及与多少文学规则打交道的文学门类。比如,成人文学甚至少年文学中常用的语言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在幼儿文学中就完全行不通。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文字仅仅是一种承担教育功能的权宜性的文学样式。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一个幼儿文学文本的全部作用就是向幼儿传递某种生活的知识,比如许多一般的字母书、概念书,等等。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历史上,总有一批幼儿文学作品在这样的认知传递过程中,也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展示和建构着幼儿文学自己的特
殊美学。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些承载着知识的、适合儿童理解的简单语言结构体,而是同时成为了一个具备文学所特有的富于奇思的叙事创意,精致、别致的语言设计以及微妙、准确的情感传达的阅读对象。这种在许多方面完全有别于成人文学甚至狭义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美学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向着幼儿文学作为一个文类的特殊美学。 因此,在幼儿文学的创作、接受、鉴赏和选择过程中,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幼儿文学的教育性与文学性的关系。作为幼儿文学作家,除了熟悉幼儿的身心特征、生活内容、情感方式之外,还需要把握幼儿期广泛而又特殊的教育需求,从而在幼儿文学的创作中将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地融会到作品之中,以借由作品达到促进幼儿精神成长的目的。这也是幼儿文学作家特有的一个任务。但同时,单一教育层面的考虑并不足以促成优秀的幼儿文学创作,就像一首声韵整齐的教育儿歌并不一定是一首成功的儿歌作品; 相反,作家需要凭借自己对一种既符合幼儿接受特征、又富于文学性的语言声韵组织、情味表现方式的理解和把握,来呈现上述教育内容。
3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设置构想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述定位即是本课程的宏观教学目标。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具体构成。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尽管如今幼儿读物种类繁多,幼儿文学作品市场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作品良莠不齐,幼儿园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学阅读教材。要从众多的作品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审美需求的、为幼儿所理解和喜欢的优秀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选择者具有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和对幼儿文学审美特点、文体特点、接受主体的特性等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细细的品评。该作品好在哪?是奇特的构思、有趣的情节、动人的情感还是优美的、欢快的节奏、出色的想象?作品能让幼儿得到情感的陶冶、念诵的快乐、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知识的教育、想象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想让孩子感动,自己先感动。教师对作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L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