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重意境揭开现代舞的神秘面纱——“新时期”中国现代舞认知点滴

2022-11-12 15:1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透过三重意境揭开现代舞的神秘面纱——“新时期”中国现代舞认知点滴》,欢迎阅读!
现代舞,三重,面纱,中国,意境
透过三重意境揭开现代舞的神秘面纱——“新时期”中国现代舞认知点滴

作者:余霞

来源:《艺术评论》 2017年第2



确定这个标题不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舞,更是为了表述我心中的美好愿景:我渴望看到的中国现代舞蹈作品,应当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观之便可阅尽人间的悲欢离合,探寻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可以或揭示、或探索、或宣扬、或传颂,揭示丑恶的现象、探索人生的奥妙、宣扬至善的人性、升华唯美的境界!我渴望看到的中国现代舞蹈家,应当有更多像美国的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式的自由自然,像中国的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先生那般的仁爱谦恭,像“新时期”的中国现代舞代表人物——王玫那般的真挚悲悯。我渴望看到中国现代舞作品能得到全世界观众的认可,成为可以永载史册、代代相传的经典之作。那时,我们舞蹈家的故事将不仅被写入书本、编入教材、拍成影视剧,更可以通过那些故事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现代舞发展史,了解中国的艺术发展史,进而了解中国的时代发展史。

然而,没有历史观的纵向回望和现代观的横向比较,就不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现代舞蹈。为此,有必要对现代舞及中国现代舞做一个概念性的梳理。

现代舞,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1]

“现代”这个词是永远处于进行时态、永远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的,认识现代舞应当立足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及对人生奥秘的探索。于平教授的“中外舞蹈史”这门课程,让我清楚地了解到新时期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更能够以客观严谨的心态去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学习前人艺术创作积累的宝贵经验,针对舞蹈艺术发展中的问题大胆表达自我的认知。于平教授在《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中提出“现代舞是创作的、进行时态的舞蹈”“夫妻档:现代舞的‘舞蹈生活’与‘生活舞蹈’”“现代舞兼收‘戏曲物什’并蓄‘水墨意象’”…… [2]这些观点让我对于中国现代舞有了从理论现实、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优秀的现代舞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观总是宽容大度、乐观向上、随遇而安的,它的艺术观总是开放灵活、各美其美、包容并蓄的。我以为,认知新时期的中国现代舞可从三个层次入手:真实的世界、自然的法则、唯美的境界。透过这三重意境,你便可揭开现代舞的神秘面纱,走进奇妙的现代舞蹈世界!在这三重意境中,真实的世界是起点是源头、自然的法则是桥梁是依托、唯美的境界是终点是升华。

一、在真实的世界中探寻,坚持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

我相信真正的艺术来自内心的自省、觉悟和灵魂的纯净,把美、自由、健康传递给观众。优秀的舞蹈作品,它包含的所有艺术语言都该是不可替换的,它塑造的舞蹈形象会永远镌刻在观众脑海中,烙印在观者心灵深处。常听到有些创作者抱怨观众不理解自己的作品,认为是观众没有欣赏水平,其实创作者是应该反思的。如果一件作品连专业的舞蹈评论者都看不懂,普通观众怎么去理解接纳呢?舞蹈创作者应当拥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意识,在真实的世界中去探寻挖掘创作的素材,坚持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观,方能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吴晓邦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真正的人民舞蹈家”[3],他在创作舞蹈《饥火》《思凡》和舞剧《宝塔与牌坊》等作品时,中国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大约是没有现在高的,但


舞蹈家却能够真切地体会人民疾苦、敏锐地捕捉人物形象,通过感情色彩的变幻和动作线条的流动,真实又艺术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

现时期,一些编导和舞者只一味追求新奇,做出各种荒诞恐怖的造型或动作,令观众瞠目结舌、迷惑不解。编导和舞者若只考虑自我意识的表达,可以选择在自己的练功房、在山顶、在海边、在森林、在草地等任何可以随性舞蹈的地方,不必走进剧场舞台,不用管观众喜欢不喜欢,不用了解观众的心理期许和审美需求。这种随心所欲的态度可以是一个舞人的生活态度,但不可以是舞蹈家的创作态度。真正的舞蹈家是该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激越的表现欲望的,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媒介来与世人对话、与灵魂共舞、与宇宙交流的。中国的现代舞者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探寻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充分了解中国观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创作出人民喜爱的艺术精品。

二、在自然的法则上跳跃,追求纯净率真的艺术本性

说起“自然法则”,不能不提美国的现代舞之母邓肯和中国的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先生,他们的舞蹈不仅是一种个性的表现,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鉴赏品。他们让自己身体的每个细胞都生长起来、活跃起来,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把脆弱敏感的心灵安置在充满蓬勃生机的躯体中。他们的舞蹈是发自于内心的诗歌、音乐,是自然的流露、是生命的本真,是一种发自于灵魂深处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现代舞遵从自然、崇尚健康、追求真美,动作讲究连贯性和顺应重心、利用重心转换的科学性。很多的现代舞蹈家都持守“真实自然”的心境,运用“收缩——放松”的运动模式,在痛苦、哀伤、挣扎中,用舞蹈释放出某种剧烈的喷薄。如王玫的现代舞剧《雷和雨》,透彻地表达人类内心图景中令人难以面对的弱点,自私、忌妒、仇恨、偏见、盲目,揭示各种复杂的生存境遇和内心冲突。

优秀的现代舞作品是一种恬静的表现、自然的发生、真诚的再现。它受制于内心情感的深层节奏,能够表现人类灵魂中最崇高也是最深沉的各种情感,即那些来自于外部世界并活跃于我们心间的情感。优秀的现代舞能够为人生带来和谐之感,它既是炙热的又是欢腾的。遵从自然法则,让灵魂在美丽的身体上找到了自己的自由表达;追求率真的本性,让动作的韵律和声音的韵律和谐统一。拥有这样纯净心灵的现代舞蹈家必定是有涵养的,他们对艺术抱着狂热的激情和执著的信念,能够把社会风俗、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都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

三、在唯美的境界中升华,走进广阔无垠的舞蹈世界

舞蹈家美好而坚定的信仰是他们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和精神旨归,优秀的现代舞创作者能够将现实世界给予他/她的最真实感触都安放到自己的作品中。舞蹈编导家、舞蹈教育家王玫老师的作品是很值得欣赏的。从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舞蹈家身上刚毅、坚韧、美好、执著、纯净、善良的品质,甚至从她作品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她身上深深的民族情结:《我们看见了河岸》《也许是要飞翔》《随风而逝》《雷和雨》……这些作品或歌颂美好的生活、或探寻人性的奥秘、或走进孩童的世界、或揭露丑恶的灵魂。但王玫老师始终是温和善良、公正客观的,她的作品从来没有攻击性的批判,有的只是真诚的再现或坦诚的告白。王玫老师始终温和坚定地追求着真善美的艺术真谛、追求着人生的纯粹,在深邃的思想中遨游、在广阔无垠的舞蹈世界中探索,在唯美的艺术境界中释放自己的激情与创造力!

现代舞者常在忘我的境界中去探寻身体的奥秘、心理的奥秘和自然的奥秘,这样忘我的境界是令人敬畏的。现代舞作品常是简约的、高度概括的,不仅表现在形式的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内容的丰富与深刻。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创作的舞剧《青衣》就用这样的简约之风把生活和艺术的世界完美衔接,探求“生命该如何寄托”的主题,引发观众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人生的思考。舞剧《青衣》对于台本构思的深邃洞察和深刻理解是精妙独到的,在舞台呈现中更将精炼和简洁艺术处理运用得十分出色,使观众的思想跟随舞者在广阔无垠的舞蹈世界中遨游。




优秀的现代舞作品一定是美的、新颖的,寓含深邃的思想、追求自由的境界、遵循随性的表达。欣赏这样的作品,观众的心灵必定如回到那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回到这个世界的黎明时刻般质朴自然;欣赏这样的作品,观众的思想必定如触摸日月星辰般的奇妙恣意,漫步宇宙太空般的惬意自由。那些动人的现代舞作品,常常使你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也说不清自己为何悲伤,只因舞者的举手投足都牵动着你内心深处某处最为柔软脆弱的地方,时而刺痛、时而抚慰,这样的灵魂的牵引是你无法抑制的。这样的作品是用现代舞的言说方式表达观众熟悉的题材,塑造身、心、灵的状态,像镜子一样去客观真实地反映世界,用自由的身体和纯净的灵魂去追寻唯美的艺术境界!

至此,对中国现代舞的认知,我竟有王洛宾先生的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所欢唱的愉悦,也有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词的歌曲《橄榄树》所吟诵的悲悯,这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就像流浪的风对沙漠的依恋,有些哀伤、有些牵挂、有些期许……就让我们透过“真实的世界、自然的法则、唯美的境界”这三重意境来轻轻拨开现代舞的神秘面纱,走进唯美自由的立体空间,探寻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注释: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75.

[2]于平.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丁编)[J].艺术百家,20154):12-25.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64.

霞: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处主任助理、中级教师

责任编辑:蔡郁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Hk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