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英语中的听说读写》,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读写,听说](/static/wddqxz/img/rand/big_27.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英语中的听说读写
作者:郑旭
来源:《商情》2011年第10期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与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借助于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去完成。人们进行交际一般来说离不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作为统一整体的英语教学法是指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同学通过每节课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相结合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进而使学生尽快具备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建构英语听说读写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着手,就在英语学习中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作为统一整体的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英语 听说读写 教学方式 理论体系
一、听说读写作为统一整体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提出
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从语言学习的过程看,这四种技能的关系表现在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相互转换的关系上。听和读的过程是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也就是领会和吸收的过程;说和写的过程是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也就是表达和重复使用的过程。领会和吸收是基础,表达和重复使用是提高。即: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应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分离、更有结合,既有阶段侧重、更有综合统一。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英语听说读写循环教学法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每节课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循环进行的方式,促使学生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进而使学生尽快具备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每节课围绕一个题材,通过包含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多次循环训练,使语言材料得到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循环反复,知识和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试行》中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首次将英语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这一目标就决定了教师确立听说领先,读写同步,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培养的教学原则。
二、英语听说读写作为统一整体的辩证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在与英美人的实际交往中,主要也是通过听和说进行的。从以下的数字不难看出听说的领先性和重要性。70年代,国外学者里布斯(W. M. Rivers)和坦柏利(M. S. Tamperly)曾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一般成年人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交际活动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听占言语交际活动总和的45%,是领会和吸收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说占30%,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读占6%,而写占9%。
2.反过来,读写又能巩固听说,并为听说准备材料。阅读是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最经济的方式。读以其可选择性、主动性更易唤起图式、进入语境。我们在中国学英语,没有外语社会环境,因而听说大大受到限制。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英语知识和信息,通过写来巩固和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因为读和写可以不受语境影响。
3.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说和写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听和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到外部言语的转化过程;说在学习语言和语言交际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的关系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
三、听说读写模式的应用
听和读是吸收过程,说和写是表达过程。只有大量地吸收语言,才能为表达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因此,循环各个周期中的听、说、读、写所占比重不应完全相等,应有所侧重。早期应以听说为主,例如小学阶段;随着学年的增长,逐步过渡到以侧重读写为主,像初高中。而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听和读的比重始终要大于说和写的比例。而在大学阶段,听、说、读、写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任何一方不可偏废。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在汉语环境里学习英语语言的中国学生来说,应该让有声语言的学习同书面语言的学习同步进行。这有利于克服本族语言的干扰,有利于英语机制的形成。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没有纯粹的听、说、读、写,此四部分都是整合在一起的,每个单元分为听、说、读、写四个课时,每个课时又都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步骤。每节课当中,尽管听、说、读、写所占比重不同,各有侧重,但都互相包容,互相依存。每周期、围绕同一个语言项目或同一个文化内容及一定的词汇、语法、句型,在同一范围的语言情景下,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多层次操练。在听力课上当教师播放有关日本此次9.0级地震材料的时候,学生当然不是简单地听,教师在播放完之后,会让学生总结全文大意,以及题目中所涉及的相关细节题,例如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发生地震的主要地带等等。当然在课前,教师应该适当收集一些关于日本的资料,像地理方面的知识等等。教师可以让这些辅助材料发挥作用,让学生把这些材料读出来,与自己之前听的内容作对比,之后加以思考,写出一篇恰当的听力报告。至此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以训练,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也就是说:“听”中有说、读、写,“说”中有听、读、写,“读”中有听、说、写,“写”中有听、说、读,而且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使同一语言材料得到多次不同形式的实践。在增加语言的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量的同时,又可避免因练习形式单一而影响练习效果的弊端。它有益于语言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化为应用语言的技能,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英国语言学家L.G.亚历山大曾说:“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s been read.”他说的话道出了语言学习最理想的方法:一切从模仿开始。而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着手,确实是走向成功的最坚实最有效的途径。这个过程即是:听→大胆模仿→说(运用自如)。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听力即发音,也就是说,要提高听力,首先要懂得正确发音,而发音准确才能模仿得地道、标准。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始终没有过好发音关,结果听力上不去,而且不敢说(怕说得不标准),失去了模仿的机会,尽管可能读写能力强,也只能落得个“聋哑英语”,而无法直接与人交流。因此,可以说,发音是关键,过了发音关,才能为其它能力的发展铺平道路。正如前面所谈到的,学语言需要大量“听”和“读”的刺激,而这又恰好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最缺乏的。因此,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而避免产生对英语的陌生和排斥感。语言是一种技能,但又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曾有一位作家说过,“当你用一种语言表达过自己最失意、最快乐、最遗憾、最向往的事情,这种言语就再也不会离开你”。 四、结语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发展是学好英语的法宝,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缺了哪一种都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语言就像孵卵一样,需要有一个“孵化”阶段。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内部在逐渐变化,到了一定时候,就会从量变飞跃到质变。英语有句成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换成汉语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人”就是要有决心、信心、恒心、耐心和慧心,也就是要坚持再坚持,重复再重复,再加上用“巧劲”,必能功到自然成。因此学习英语要掌握好技巧与平时的积累,并整合学习策略,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试行,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H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