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四字成语

2023-03-10 08:4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戏的四字成语》,欢迎阅读!
四字,社戏,成语
社戏的四字成语

《社戏》根据发展的顺序分为七个阶段,每段用四个字概括如下: 1. 随母归省 2. 乡间生活 3. 戏前波折 4. 月夜行船 5. 船头看戏 6. 月下归航 7. 偷豆送豆

《社戏》选择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本文一定程度上来讲,批判和揭露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不满。 《社戏》赏析:

小说全篇归结起来突出一个“美”。清新的风景美、淳厚的人情美、曲折的叙事美、活泼的语言美。

(一)、清新的风景美。

作者用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的灵秀。

特别精彩的是月夜行船。文章综合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气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穿插着新奇贴切的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的“跑”照应本段的“飞”,表现了船行之快,“踊跃的铁的兽脊”的“踊跃”给人以强烈的动态),再配合着人物心情的直接抒发(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更使这一段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 (二)、淳厚的人情美。


在平桥村这临海的小渔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淳朴、热情、宽厚、好客。不能不说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 (三)、曲折的叙事美。

看戏前就有风波——要看戏却叫不到船,只能想象戏场的情景;本以为看不到戏了,双喜又说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又有船了;虽然有了船,但外祖母不放心和孩子一起去;眼看就要看不成戏了,双喜写包票,才得以出门看戏。

看戏过程,也不顺利——最想看的跳布老虎的戏和铁头老生翻筋头却没有看到;最怕看老旦唱,那老旦却一直唱个没完;想喝豆浆却没有喝到。

看戏归来,也是波澜起伏——看完戏,不是直接撑船回家,而是安排了偷豆的情节;偷豆也不是平铺直叙,小伙伴们不是直接跳下船去摘,而是先由双喜问阿发摘谁家的,再由阿发亲自下田考察实情,最后才确定摘阿发家的。 (四)、活泼的语言美。

这篇小说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如“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把“高等动物了”活用为动词,既贬斥了牛,又写出了“我”的窘态。双喜说,“……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我”还特地为“白地”颇作了一翻注释,幽默中不乏轻蔑之意。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H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