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及阅读方法指导》,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及阅读方法指导
作者:王强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4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结合多年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课外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到一本好书,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 ,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知、开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 第二,储备知识。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处在学校这种智力不断冲撞的环境中,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什么?是历史、自然、人类灵魂的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第三,积累和构建文化。
学生通过阅读在脑海里点滴积累的有意义的东西,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課文阅读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但学生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各种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事实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的。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 第四,利于培养学生专注力和耐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