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善意谎言看和谐语言与和谐社会(一)》,欢迎阅读!

从善意谎言看和谐语言与和谐社会(一)
【摘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以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以善意谎言为切入口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和谐的社会功能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关键词】善意谎言和谐语言和谐社会 一、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提出以来,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语言和谐的作用的为数不多。本文认为语言和谐不仅有助于个人的交际成功和人生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说,更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 二、和谐语言与和谐社会
语言和谐强调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语言运用要友好、适当、得体,所以语言具有相当的社会功效,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契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深思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本要求都对语言和谐提出了要求,也同时体现了其对和谐语言的依赖。换句话
说,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基础工程。
我们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上,汉语其独具的整齐和谐美,表现在:音节的组合,词和词组的构成,句子和句群,修辞的辞格,甚至谋篇布局。语言是人类思维、获取信息、参与社会活动、进行人际交际的重要工具,人们生活离不开语言,用钱冠连先生的话说,蜗牛壳之于蜗牛是居留之所在,语言之于人也是居留之所在。人类社会在结构上、内涵上的改进、重组和优化是不可能离开语言的参与和贡献的。即社会和谐离不开语言和谐的参与和贡献。和谐语言的教育、推广和使用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善意谎言及其人际作用
钱冠连(2002)提出言语假信息论,区分了利害假信息与功能假信息。前者包括施害假信息和施利假信息。施利假信息是自己明知所输出信息是错,却仍发出给不知情的接受者,造成有利于或至少是无害于对方的后果。本文称之为善意谎言。从说谎人角度来,这是一种主观性行为;从听话人来说,这是一种起到积极作用的言语行为;从谎言本身来讲,语言本身不具备真值。哲学家Nyberg(1993)认为,善意谎言是我们在礼貌情景下组织和建立世界,解决有分歧的人们之间团结合作等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善意的谎言”作为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和间接的语用策略,有助于发展和谐、团结和互助的人际关系。
首先善意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愉悦双方心情、活跃交际气氛的作用。《红楼梦)里的王熙风就是一位善于使用善意谎言的高手。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荣国府时王熙风见到黛玉的话:“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竟落下泪来,后又话头一转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几句话中王熙凤说的善意谎言具有很大的恭维性,可是的确在特定的语境下起到了愉悦心情和活跃气氛的作用,善意的谎言在这里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倒是让贾母开怀大笑,让黛玉也变得随意起来,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为接下来的话语交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再者,善意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化解人际尴尬的作用,很多尴尬之事,善意的谎言都可以化解。善意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激发斗志和发挥潜能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D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