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形势下学校管理的思考

2023-03-15 03: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时代教育形势下学校管理的思考》,欢迎阅读!
下学,新时代,形势,思考,教育
新时代教育形势下学校管理的思考

作者:赵朋辉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02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明晰发展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丰富教育内涵,彰显校园文化,努力实现全面持续、规范民主、健康发展的依法治校目标。

一是制定一套执行有力的规章条例,用科学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一套规范有序、科学完善、高效运转的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刚性保障。在校园管理方面,要加强人事制度、师德师风、后勤保障、绩效考核、班级管理教育学、生命安全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形成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民主、开放的规章制度,让制度成为所有教职工自觉遵循、自觉维护、自觉践行的法规宝典。要逐步完善治校策略,采取校务会决议、教代会审议、家委会建议的方式,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完善全员参与、全程规范管理模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民主性。要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开展校务会、教代会、党员大会、班主任会、教学研讨会等联席制度商讨议定管理漏洞,增强学校管理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自主管理人文管理结构,全面落实量化管理考评机制,统筹分配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奖优罚劣,奖罚分明,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奖励激励作用。 二是树立一个教育发展的远景规划,用共同的目标凝聚人

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让师生寻找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在学校规划发展中,要创新发展方式,突破瓶颈制约,统筹学校文化的育人性、构成的多层性、过程的开放性、影响的渗透性等因素,举全校之力打造学校教育品牌。要将制度管理、规律发展、育人成才、博爱和谐、文化传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品牌建设的教育性、科学性、审美性和艺术性。要增强思维感召感化,为教师勾勒出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蓝图,通过情感互动、价值认同、共同愿景等,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学习热度和价值纬度,让学校成为一个百花绽放、竞相盛开的大花园。要结合校史、校情、校风、校貌等追本溯源,在继承和创新中科学规划和设计学校发展方向,打造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努力构筑学生终生发展、教师幸福工作、家长称心满意、社会广泛赞的共同愿景,提升广大教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让师生在和谐校园中健康成长,文化熏陶中幸福成长,在时间体验中自主成长。

三是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用团队的力量感召人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中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老年教师是学校的财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老中青传帮带作用,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中年教师的财富积累,老年教师的传经送宝。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由骨干教师带头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报告、共同体教学观摩、课题研究活动,打造名师成长的绿色通道。苏霍林斯基说过要想摆脱教师的职业倦怠,就要引领教师到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来。要突出校本研修的层次性和多元化,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自主发展的方式,引导教师自主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交流研讨、赛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努力锻造一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式的教师团队。要加强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树立教师队伍先进典型和模范榜样,大张旗鼓地表彰和鼓励一批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型的优秀教师,彰显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感召效应。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突出班子成员管理水平、专业塑造、能力培养,加强班子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教职工信得过的干部队伍,增强学校管理的执行力、效能力、推动力。

四是创造一方舒心优美的校园文化,用美好的环境熏陶人

文化积淀、文化素养、文化传承是一个学校成功发展的魅力和灵魂。要结合地域特色资源和校园渊源历史,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等校园主题文化,彰显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力量。加强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突出坚定有力的执行风格,特色鲜明的校园主题,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積极向上的班风班训,让文化凝练锻造校园的和谐之风、精神之气,奋斗之魂。结合一训三风,全面提升校园文化位和文化魅力,打造校史文化、走廊文化、操场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文化体系,实现文化引领下全体师生行方致远的价值追求。深化班级主题文化建设,按照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班训、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开展一系列班级学习化、社团文化、读书文化、实践文化等活动,提炼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精神。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改善,营造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校园环境,让全体教职工在安心、舒心、放心、开心的环境下全身心投入工作。完善情感培育机制,建立和谐、和睦的人际关系,做到爱护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培养教师,满足教师在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教职工创造诗和远方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地。 五是设置一组提升素养的德育模式,用优秀的方式培养人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体现。在德育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先 教育理念,狠抓人文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六大综合表现,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目的。要凝聚教育发展的外界合力,引导校园、家庭、社会多方参与德育教育,构建以学校为主、以家长和社会为辅、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式德育结构。要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家访、专家讲座、家庭教育报告会、读书交流活动等方式,定


期推送各地先进教育心得、教育经验、《家校联系手册》等,提高家庭教育的分量、质量、能量和力量。要深入开展传承文化,与书为伴” “一路书香伴我行等校园阅读工程、经典诵读、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定期评比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等,让教师、家长、学生在书香浸润和熏陶中愉悦心灵、享受生活。要着力搭建知、情、意、行式的综合素养教育台,扎实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孝老爱亲感恩教育珍爱生命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进校园、民俗文化研学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拳拳爱国情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六是建立一批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用务实的举措带领人

在用人机制方面,大胆选拔一批善于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务实的教师,在教育发展、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后勤服务等岗位担任职务,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比,增强教师队伍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在教育教学方面,开展名师示范大讲堂活动,通过名师授课、专题讲座、业务指导等方法,打造一批崇尚教育理念、强化专业素养、提升核心能力的名师队伍。加教育发展共同体之间教务、教育、科研、年级组等沟通协作,大力开展业务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教学活动,将校际领导的横向交流讨论变为校际教师之间的纵向思想碰撞。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课程申请、方案设计、具体实施、目标评价、成果展示等方面规划,形成科学实际、操作性强的校园课程开发体系,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所教育基地、一所科研基地、一所实践基地。建立科研奖励基金,制定落实科研奖励方案,每年拿出一定比例基金,重奖教育科研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师,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一批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超前布局校园大数据信息时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网络资源平台、在线教育、慕课(MOOC)等现代化教育传媒方式,提升教育现代化管理应用水平,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

教育是一项崇尚理念、启迪智慧、求知探索的漫长心路历程,也是一项改革创新、道德引领、灵魂塑造的发展形成过程。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中,只有崇尚教育事业,遵循教育规律,传承文明理念,胸怀育人使命,进一步坚定信念,砥砺奋进,无悔守望,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拥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兴平市陕柴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9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