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影响因素分析

2024-01-15 21:38: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影响因素分析》,欢迎阅读!
人际,冲突,因素,之间,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杜景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6

[摘要]大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冲突现象对学生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性别、城乡背景学科、独生与否的差异是影响人际冲突的重要因素,正确把握这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在这些方面的不同,有利于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加以引导,有效化解冲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冲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75-02

人际冲突的影响因素被认为是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预测因素。因此,找出影响冲突产生及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对预防、控制、化解、应对冲突有很大的意义。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地域、性别、年龄和家庭背景都影响着冲突的发生。社会学家指出,教养方式、特殊的生活事件、社会信念、社会支持网络和传统观念及价值观的差异都会影响个体对待冲突的态度及解决方式。组织行为学把冲突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有限资源的争夺、职责权限模糊、工作的相互依赖性和来自环境的压力。

研究选取性别、城乡背景学科和独生与否四个因素,分析它们对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京农业大学大三年级本科生。由于大一学生刚刚入学,彼此间不熟悉,信息具普遍代表性,大四学生忙于为毕业后发展做准备,为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有效并排除年级因素的干扰,因此将调查范围确定为大三学生。对8个学院的13个专业的大三年级学生发放了400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2,回收率为88%

根据基本信息的采集,调查对象在性别、城乡学科、独生与否方面的信息分布如下:男生125,女生225,分别占总体的35.7%64.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152,来自农村大学生197,分别占总体的43.6%56.4%。文科生154,理科生197,分别占总体的43.9%56.1%。独生子女168,非独生子女178,分别占总体的48.6%51.4%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使用Excel做数据处理。 二、研究结果

() 男生倾向于迎接冲突的挑战,女生则刻意回避冲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对冲突的态度:男生倾向于坚持自我,不惧怕冲突;女生倾向于作出让步,又以避免冲突发生。

更多的男生对冲突的态度是据理力争,不放弃原则”“求同存异,力争和解针锋相对,决不吃亏”,比女生多12%,说明男生在冲突中不惧怕直接的对抗,更倾向于坚持自我,不轻易屈从于对,即使是和解,也坚持自己的观点。相比之下,女生更多地选择和为贵,忍让包容,息事宁人以及回避直接冲突,对矛盾作冷处理,以时间换理解”,特别是后者,女生比男生多出9%。可以看出,生在冲突中会刻意避免直接的对抗,倾向于寻求包容和理解,以一种让步的温和姿态对待冲突。 2.男生经历过冲突后,愈挫愈勇,准备好迎接下一个冲突;女生则积累了避免下一次冲突发生经验

男女生在该题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有高于男生18%的女生认为,冲突提高他们的包容意识和全面考虑意识,思想上变得更为成熟,为以后避免冲突提供了借鉴。而男生却认为,冲突提高了他们与人对抗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在这三个选项上,总共高出女生18%说明女生在经历过冲突后,更注重有利于避免冲突再次发生的相关能力的培养,如包容心和全局,她们从根本上希望冲突不再发生。但是男生通过冲突培养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应付下一次冲突,他们不惧怕冲突再次发生。

()城市大学生将错误归咎于他人;农村大学生对待冲突心态积极

去除无所谓其他的同学,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对对方产生了怨愤”“对对方产生了敌”“对于同学关系的破坏产生了焦虑三个选项上多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高出8%。在对对方有了进一步认识而感到满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责两个选项上少于对6%。由此看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面对冲突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如焦虑、怨愤和敌,并且倾向于将错误归咎于他人,不做自我反省。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倾向于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冲突,通过冲突认识他人和自我

行为表现受到心理状态的支配,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了争吵或打架”“交流减”“互相不再理睬”,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向他人倾诉”“寻求对对方更多的理解和包。与心理状态相对应,在消极心理的支配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比较消极,他们倾向于选择比较激烈的争吵、打架,或者将冲突冷处理。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懂得通过冲突认识他人和自我,因此他们更愿意在冲突发生后去理解对方、包容对方。向他人倾诉是一种避免正面冲突的方式,说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多地采取缓和的方式处理冲突。 ()独生与否对冲突发生时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具显著影响

独生子女中倾向于消极行为表现的占58%,非独生子女62%;独生子女中倾向于积极行为表现的占24%,非独生子女27%。表明是否独生不是冲突之后行为表现的显著影响因素。这与张翔、樊富眠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冲突,不因是否独生子女而有显著差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科同学对待冲突的行为带有更多的消极性,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向他人倾诉 当出现冲突时,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向他人倾诉。这可能与文科生的特点有关,文科生相比理科更外向,沟通表达能力要强,更倾向于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来化解自己面临的问题。在交流减少选项中,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差异度达到8%。说明发生冲突后,理科生比文科生表现得更消极。这与上段对向他人倾诉的分析相吻合,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意识,因此对待冲突时更容易表现出消极的行为。从总体来看,文理科同学对待冲突的行为带有显著的消极性。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会积极对待冲突,通过寻求对对方更多的理解来化解双方的矛盾。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结论:性别、城乡背景学科差异对大学生面对冲突时的表现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包括行为和心理两方面。男生倾向于迎接冲突的挑战,女生则刻意回避冲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面对冲突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并且倾向于将错误归咎于他人,不做自我反省。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倾向于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冲突,通过冲突认识他人和自我理科同学对待冲突的行为带有更多的消极性,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向他人倾诉。独生与否对冲突发生时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具有显著影响。

既然个体间性别、城乡背景学科差异对冲突的表现有重大影响,那么如何采取适合不同冲突群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方式应对人际冲突,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恩,朱跃华,胡纪明.大学生入际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J].中国行为医学科,2003,12(6). [2]黄德祥,李介至.青少年同侪冲突、因应策略及相关因素之探讨[J].台湾彰化师大辅导学,2002(23).

[3]赵泽鹏.对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6). [4]谭先明,王玉听.大学生人际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3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