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欢迎阅读!

“器乐进课堂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音乐文化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它通过让受教育者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进而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在上学期引进口风琴的基础上,本学期还将继续进了口琴等乐器进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二、概念界定 1、课堂参与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识投入和情感投入. 2、音乐教学的参与原则基本涵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3、课堂参与有效性
能引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供未来学习空间的参与是有效的参与.
三、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探索器乐教学的规律与原则,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化作用,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新型人才打下素质教育的基础.
2.教师目标
研究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总结出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模式,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3.学生目标
学会口风琴基本演奏技能,学会通过口风琴演奏音乐和表现音乐丰富的内涵.
4.教学成果目标
1探索口风琴的教学模式; 2教师撰写相关论文;
3口风琴教学对比的录音磁带; 4口风琴教学录像; 5学生的学习感想; 6学生家长的评价. 四、研究内容
器乐教学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并开展了以下实验内容.
1第一阶段为2016年4月~12月,为初始启蒙教学.
本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有:口风琴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的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可以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鼓手、多年以前等.
2第二阶段为2017年2月~2017年6月,为巩固提高教学.
本阶段除了对独奏、齐奏和重奏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增加了重奏训练,以此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初步培养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z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