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比较探析——以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三大网站台湾大选报道为例

2022-08-26 17:56: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比较探析——以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三大网站台湾大选报道为例》,欢迎阅读!
台湾大选,凤凰网,报道,腾讯,探析
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比较探析——以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三大网站台湾大选报道为

作者:孙静 张伊娜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2年第6



1 张伊娜2

1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2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要: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或挖掘式主题),设计独立专题页面,在内容上对主题作较全面、详尽、深入的报道,在形式上集成了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具有同步性、海量性、多媒体性、互动性。从2011123日起将进行三场台湾地区选举人电视辩论。国内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第四媒体”网络利用其特性建立专题给予强烈关注和全面跟踪。本文将以对2012年台湾大选的专题报道为例,比较新浪、腾讯、凤凰三大网站的侧重与不同。

关键词:网络新闻专题;策划;页面;信息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2-0128-02

随着政治转型后各个层级选举的开放,台湾俨然成为一个典型的选举社会。今年的台湾大选同样夺人眼球,不仅是因为今年呈现的“儒战”局面,也因为领导人的最终敲定关乎大陆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

处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融合了多媒体功能的网络媒体显然拥有优秀潜质:网络传播中间环节少,制作方式简单,可以即时滚动发稿,信息量大而且丰富。但由于网站采访权尚未完全开放,一些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新闻网站可以利用自己母体的资源进行新闻报道;但对于商业站,往往会选择与传统媒体、非同类竞争对手的网站合作,博采各大新闻媒体中与专题相关的信息,再加以编辑。重大事件性新闻发生时,各个网站都会对其作出反应,所以经过精心策划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就成了差异化竞争的主战场。

对于台湾大选这一新闻事件,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都制作了相应专题,新浪网更是将选举过程分别做了“电视辩论”和“地区领导人选举”两个专题。这样细致的划分体现出这一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本文将以对2012年台湾大选的专题报道为例,比较新浪、腾讯、凤凰三大网站的侧重与不同。

一、策划思路

网络新闻专题针对网络新闻的即时性,而进行了信息整合工作。三大网站一方面为时效性强的滚动新闻预留了版块,如“最新消息”“各方动态”;另一方面又做了各种各样的深度策划。他们分别将内容分为几大板块:1、三方观点;2、辩题回顾;3、选举知识;4、大选结果与两岸关系;5、往年回顾;6、网友评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凤凰网将选举背景知识的策划分为两大部分——选举常识和历史沿革,用Flash的形式将选举时间流程、选举制度的沿革展示出来,视觉和逻辑内容的整体感、互动性均很强,清晰、生动,




商业网站中,也能欣慰地看到腾讯网在面对重大事件时表现出的策划能力。同样是背景知识,腾讯网用了两个板块:台湾选举制度回顾、台湾选举制度概要。图文并茂、内容详实,显示出扎实的新闻策划功底。

二、页面设计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施拉姆的“自助餐厅”(Cafeteria理论认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个人口味及当天的食欲来挑选某些品种、某些数量的食物,而自助餐厅供应大量的、五花八门的饭菜就相当于媒介提供的林林总总的讯息。”所以新闻专题主页的美观有序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板式涉及、视觉传达涉及还是新闻专题的超链接设置都是以引导受众挑选到满意可口的“餐点”为前提。

作为网络媒体中的四大新闻门户网站中的一份子,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新浪、腾讯网更注重个性化和特色的展现[1],为网民提供不同的了解信息和交流的平台。2012年的台湾大选专题报道,新浪网的主页色调采用的是蓝色和绿色,分别是马英九和蔡英文所代表政党的代表色,以最后的争夺造成紧张的气氛。栏目清晰,用新闻动态背景知识勾勒出事件轮廓。在专题末尾,与其他网站的“网友评论”版块不同,新浪网突出了其特色频道——微博,不仅可以发布微博,也可以在右侧栏看到“一周转发榜”,及时看到最近关注点,更为自己的微博做了推广。

对于主打青年人受众群的腾讯网来说,专题主页的设计则更加动感明亮和华丽。背景是运动感十足的线条,加上明亮的主题“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辩论”。采用了深绿色,色彩鲜亮而不花哨,明快又不失稳重。在栏目设计上,腾讯网立足高端,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立言,侧重于解读新闻,在新闻信息之外还有相应的深度报道、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如设立了专门的评论版块——“台湾政治生态:威权时代远去,选举‘儒战’初现”,凸显出了网站鲜明风格。同时将台湾社会备受关注的几大政治问题分别列举出来——主权归属问题、本省人和外省人矛盾、对外关系问题、国民党功过、“二二八”事件、国民党党产问题,当然是从台问题专家的口中发出声音,更具权威性。

凤凰网在页面安排上也丝毫不逊色。虽然专)题主页色调也是以蓝色和绿色为主,但较之新浪网更为活泼。三名候选人的图片作为前景,在显出三足鼎立之势的同时,稳固了马英九和蔡英文最终PK的地位。在主题实践上,突出视觉冲击力,如介绍候选人竞选拜票,用了一组新图片。在首场辩论会视频回顾版块,也是以一副高清图片展示三位竞选人电视辩论的姿态。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Flash展示、段视频专辑、视觉特效等技术手段,使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质充分展现。但大面积浓烈的色块、图片诱使受众的眼睛游离了传播内容,使传播碎片化加重。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三、栏目编排

一篇完整的专题报道要包含三个层次的信息: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其中核心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则是在更广的坐标系上定位信息,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既有全局的把握又有深入的理解。对这三类信息的编排比例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结构的网页报道。

从三大网站整体信息量来说,凤凰网无疑居榜首。凤凰网是以凤凰卫视为依托建立的新闻门户网站,它借助电视媒体强大的报道能力,为网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样的还有CNTV。作为一家面向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的华文媒体,凤凰卫视在国际性特色上也有体现,其设置的独家视频,如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竞选广告,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角了解侯选人。


正如专题横幅标题上标注的“凤凰网全程报道”,凤凰网的总体特点就是视频新闻和文字新闻并重。这样的好处是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会给人以新闻专题信息趋同的感觉。页面滚动条做得很长,这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施拉姆曾提出这样的注意力公式:报偿的保证(预期报偿)/费力的程度= 选择的或然率[2]。维持受众对网站新闻专题的注意力,就是要降低受众接触新闻专题的费力程度,同时又提高新闻专题对受众的预期报偿。

而腾讯、新浪这两大门户网站对新闻专题的操作体现了对认知品质的重视。首先是重视“外包装”。受众对网络专题新闻的版面也有视觉美感的诉求。版面整洁大方,采用追光式的

报道方法,不仅关注事态最终结果,还跟踪发展过程,如选民在辩论前后的支持率对比图表等。

四、结语

从各自特点比较来看,做好网站新闻专题,首先,要强化新闻策划,突出主题,做到纲举目张。这是基石,有了内容的基础,接着就要从形式上着手。其次,重视互动性,扩大受众参与度。以调查、评论的方式加强互动,提升新闻传媒影响力。再次,建立主打品牌,如腾讯网以评论为主导专题,新浪网突出微博优势,凤凰网做到视频新闻和文字新闻并重。只有在清楚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才能彰显个性,提高网站专题美誉度。最后,整合网站表现形式,突出网络特色。正如美国网络新闻工作者乔纳森杜伯所说“用文字来解释,用视频来显示,用交互段来展开,并让人们参与”。

参考文献:

[1] 华晓清.论网址设计的一致性原则[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7.

[2] 喻国明.受众注意力的吸纳模式:施拉姆公式的启示[J].青年记者,1999,(10.(责任编辑:陈丽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q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