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2023-01-07 00:17: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欢迎阅读!
思想教育,针对,特点,进行,个性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一、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去观察、分析、综合,待洞悉全貌后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在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几点:

自愿选择。教师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指导但不指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选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目前,年级90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36%的学生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兴趣爱好,二年级80%的学生也有固定的活动内容和阵地。

独立自主。教师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实践锻炼。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

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二、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

个性倔强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情绪往往表露于外。他们热情、果敢、爽朗、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不怕困难,但往往又脾气暴躁、任性、粗心、性急。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我在任教六年级时发现有两名学生热情、大方,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但有时脾气暴躁、任性,做作业或考试时粗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教育,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三、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

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现,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去年秋季,我班一学生放学后因骑自行车淘气导致膀子骨折,我便以此为契机,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协助和支持、配合,教育每一位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四、对慢性子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

我在教学中发现本班有几个慢性子学生,平时能克制自己,遵章守纪,但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欠灵活,惰性很大,甚至常常萎靡不振。其中有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无论平时说话走路,还是上课做作业,以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速度都不快,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读书多活动,多动手多动脑,经常训练读书、写字速度,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等。后来,这个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此,我的体会是: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有诚心和耐心,给予他们考虑与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来克服冷漠感,注意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办事果断的作风,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对敏感而心眼多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树立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 根据多年经验来看,敏感而心眼多的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教育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后果。这类学生细心、谨慎、守纪律、自尊心强,但孤僻、狭隘、多疑、胆小。上学期我校某班班主任反映,他班有一女生想退学,其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下降。后通过家访得知,该生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是三好学生。上学期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家务多。该生平时在校不太合群,性格孤僻,因成绩下降班主任曾在班级公开批评过她。我得知情况后,立即和班主任交换了意见,并和该生家长取得联系,动员该生返校读书。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对这类学生不要在公开场合轻易批评他们、损伤其自尊心。针对这类学生的个性特点,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促使他们认识和改正缺点、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还应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他们合群,遇事不畏难。

总之,我们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才能使教育获得成效。再则,为使青少年成为根植于中华民族道德精华之中现代人,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任。“未来属于具有高度文化素质与高尚道德的青少年一代……塑造青少年道德就是塑造一个国家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在青少年一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o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