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可以这样学

2022-08-27 09:4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可以这样学》,欢迎阅读!
古诗,这样,可以
把诗唱给你听

——诵读技巧之吟诵法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古诗词是我们中华灿烂文化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你们从小到大一定背了不少古诗。谁想来展示一下?(23人展示)同学们会背的诗可真不少,那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忆的?

1:我是通过朗读的方法,一遍一遍地读,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师:熟读成诵,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2:我是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了诗的意思再背诵,速度就会快很多。 师:你采用了理解记忆法,真会学习。同学们,你们试过把诗像唱歌一样唱出来么?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诗歌记忆法——吟诵法。【板书:吟诵法】生齐读。

一、感受吟诵,了解吟诵是中国的传统读书方式(3分钟 1、出示《赠汪伦》,这首古诗大家都学过吧?一起读一读

2、想知道我们的先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吗?我们来看看年近百岁的山东老人王佩行先生读这首诗的情景吧。

3、师总结:我看到了很多同学脸上新奇的表情,其实,我们平时用的朗读方式,是近百年来从西方传来的,而刚才王老先生所用的,才是三千年以来我们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吟诵。出示ppt行吟图】吟诵是诵读和吟咏的合称。【板书:诵读 吟咏】 二、学习诵读

要想学会吟诵,首先要学会用古人的方法诵读。咱们小学阶段学的诗主要是近体诗,诵读时一定要讲究平仄格律。【板书:平、仄】(请跟我读,齐读) 1.学习平仄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给这首诗加上了诵读符号,“—”代表平声,|代表仄声,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看看平声和仄声分别对应我们现在所学的那些声调?(生谈)

总结古代的平声字就是我们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我们用横线来表示;古代的仄声字就是我们普通话的三声和四声,我们用竖线来表示。【板书:平——一、二;仄——三、四】

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诵读符号里除了“—”和“|”外,还有一个像是“!”的诵读符号,其实我们普通话里还有一个声调,请仔细听听:“爸爸”,第二个字是什么声调?对,轻声音节。在古代有一个声调,跟普通话里的轻声音节很相似,读得特别快,特别短,它是特殊的仄声字,叫入声字,我们用“!”来表示(师板书!上面的竖线表示它仍然是一个仄声字,但是它很特殊,一读出声来马上就要停住。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里的入声字:“白、欲、忽、踏、尺、及”。刚才我们学到的平仄规律,可以用一个口诀来记住它。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学会了区分平仄,我们还要掌握吟诵中平仄的基本规律。在诵读时,平声要拖长音节,仄声要缩短发音。【板书:平长仄短】入声读得更短,非常急促。【板书:入短】刚才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诗中标注的平声吟诵符号长短不一,这是因为遵循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吟诵规则,这些规律只适用于每句诗的第二、四、六个字。横线越长,读的时候声音也要拖得越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诵读。



1


2.学习押韵

1)刚才在读“行、声、情”这三个字的时候,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1:声音拖得特别长。 2:这几个字读音很像。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古诗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古诗是没有标点的,所以,古人会把韵脚拖长,使诵读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那我们读时,韵脚一定要拖长音,读得响亮。

3)学生练读:随老师手势,学生读韵脚: 将欲行——“行走的路很长,很长” 踏歌声——“歌声响亮抒情”

送我情——“情谊深深呀,情意长” 【板书:韵长】 3.诵读指导:

多媒体出示诵读提示(一二声平三四仄,平声吟长仄声短,入声短促急收场,韵脚拖长声高远。)老师教手势辅助记忆(平声手掌平划,声音延长;仄声手掌竖划,声音要短;入声手掌一顿,声音顿挫;韵脚手臂平伸,声音拖长) A.师生一起诵读。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B.学生自由练习。

C.点名学生诵读,分句练习。

现在谁想把你的练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听?我看见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们一句一句来。

1)课件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还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什么方式?(踏歌,动作演示)我们怎么把这份惊喜和深情厚意体现在诵读中?(生个别诵读)老师强调:“忽”读得短促,表示惊喜;“踏”读得短促,体现踏歌轻盈之感;“闻”“歌”“声”拖长诵读,表现李白在细细聆听和汪伦的歌声响亮抒情。(全班齐读) 师:大家发现了么?其实诵读就像唱歌一样,唱歌可以通过声音传递情感。诵读能够通过声音传达文字的涵义。

2)那你从哪句诗中体会到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呢?谁能用诵读的方式把这份深厚情谊表达出来?(课件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评价:

1“情”字读得很响亮,拖得很长,然我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的深厚情谊。 2:他“不及”读得很短促,声音提高了,好像在强调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李白的深厚情谊。 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融入到诵读中了。下面咱们男生和女生比一比,听听谁的声音更动听,谁表达的情谊更深远。三、学习吟咏



2


1.大家诵读有声有色,诵读的本领学到手了。再请听当今吟诵专家的读,和你们诵读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播放徐健顺老师吟咏的《赠汪伦》

2.教师点拨,在诵读的基础上,配上合适的旋律、优美的曲调就是吟咏。吟诵讲究: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也就是说,字是什么音,我们按照刚才学习的诵读规律,再加上我们对诗的理解,像唱歌一样唱出来就行了。可能有同学说,老师我唱歌跑调怎么办?咱们吟诵没有跑调一说,因每个人对诗句的理解不同而不同,只要你掌握了诵读规律,对诗句有所理解和感悟,就可以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自己的歌。【板书:依字行腔】 老师吟咏示范。

4.学生练习吟咏:跟学——个别吟——齐吟【指导:不能倒字】

5.刚才,我们学习了古人读诗的两种方法:诵读和吟咏,合称吟诵。诵读时要掌握的方法有——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吟咏时一定要牢记——依字行腔,不倒字。 四、迁移运用

接下来请同学们使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吟诵诗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指生吟诵,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

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吟诵得基本方法。吟诵可以呈现古诗的声韵美,能更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怀,能更细致地表现古诗的意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诗文学习中,能发扬这种有着中华三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方法,以声传情,因声入境,吟诵古典诗文,传承中华文明,传习雅言之道。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j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