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复习资料——唐诗部分》,欢迎阅读!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复习资料——唐诗局部
一、诗句背诵与默写:能够根据课本要求,对名句加以背诵默写训练。 ①贞观诗坛:-上宫体:上宫仪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②馆阁体诗:-文章四友:杜审言等 ③唐诗风骨:-陈子昂:《感遇》38首 ④诗境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盛唐诗歌
①山水诗人:-王维
-孟浩然
-其它:裴迪、储光羲、张子容、常建等
②豪侠诗人:-王翰
-王昌龄 -崔颢
-其它:李颀、祖咏等
③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其它:王之涣、陶翰等
李白
①诗歌创作:-乐府诗作
-歌行体诗 -七五绝句
②艺术成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想落天外的想象特色 -意象丰美,语言明丽
杜甫
①诗歌创作:-写实“诗史”
-近体律诗
②艺术成就:-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
-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大历诗坛
①创作特点:-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出中唐面目
②代表作家:-韦应物、刘长卿
-大历十才子 -顾况、李益
中唐诗歌
①元白诗派:-白居易:-讽喻诗
-闲适诗
-感伤诗(成就最高) -杂律诗
-元稹:-新乐府
-艳情诗、悼亡诗(成就最高)
-张籍:-乐府诗(以之著名)
-近体诗
-王建:-乐府诗(成就最高) -宫词(影响最大)
②韩孟诗派:-韩愈:-古体诗
-近体律绝
-孟郊
③长吉体: -李贺 游仙诗 ④诗豪刘禹锡:-讽喻诗
-感遇诗
-咏史诗(成就很高)
-民歌体诗:竹枝词、杨枝词
⑤柳宗元:-山水田园诗 晚唐诗歌
①李商隐:-政治讽喻诗
-咏史诗 -无题诗
②杜牧:-咏史诗
-伤别诗
-纪行诗、写景诗
③许浑:-咏史怀古诗 ④贾岛:-五言律诗 ⑤姚合:-武功体
⑥其它:-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陆龟蒙等 ⑦司空图:-诗歌理论《二十四诗品》 三、诗歌类型鉴赏 1.田园诗:
意象:家常生活,农忙景象。 手法:白描,色彩,叙事情节。
情感:喜悦,友情,平和,自得其乐。 意境:恬淡,宁静。
如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边塞诗
意象:奇险的自然风光,边塞的苦寒生活,乐曲,雪花。 手法:夸张,比照,比喻,想象;白描,细节描写。 情感:战士戌卒不畏艰险的战斗热情(或怨愤之情),思乡。 意境:雄浑奇丽,慷慨悲壮。 高适《燕歌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怀古咏史诗
意象:流水,不变的月,荒芜的历史遗址,古人建功立业之所(或败亡)。手法:情景交融,用典,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比照反衬,联想。
情感:伤感,孤寂,对统治者的讽谏,对古时贤君的向往,对历史的评述。意境:孤寂,愤懑。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羁旅诗
意象:圆月(残月),冷秋,流水,西风,旅社,驿站。 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比照反衬。
情感:思乡,怀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羁旅途中的无限愁思。 意境:孤寂,凄冷,落寞。
代表作品-赵嘏《长安晚秋》、温庭筠《商山早行》 5.思乡诗
意象:月,节日,大雁,思乡的音乐
手法:情景交融,不说自己思乡说家里人思念自己 情感:孤单,孤寂,凄凉,惆怅 意境:孤寂
王建《十五夜望月》 6.登临诗
意象:流水,落叶,青山 手法:即景抒情,用典
情感:抒发内心的郁闷或抱负 意境:伤感,愁苦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李商隐《安定城楼》 杜牧《九曰齐山登高》 7.闺恋诗(宫怨诗) 意象:精美的物象,梳妆 手法:比照,象征
情感:孤独,空虚,思念 意境:孤寂
8.哲理诗-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游赏诗-杜牧《九曰齐山登高》、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0.送别诗
意象:扬柳,柳花,柳絮,春草,春色,长亭,筵席,水 手法:比拟,暗示,借景抒情
情感:自我安慰,劝慰,鼓励,告诫,依依不舍,惆怅 意境:凄凉,冷清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送魏万之京》李颀 《送友人》李白 11.山水诗
意象:清幽的风景,暮色,隐居生活
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色彩变化 情感:对黑暗官场的摈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境;清幽,平淡 如《山居秋暝》王维 四、著名诗人风格介绍 1.诗中之佛-王维
他是田园诗派的先行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其诗风格清新淡远,除了描写自然风光外,其余的多是反映自己的隐逸生活。王维除了诗文外,在绘画上也有很大的成就,他开浪漫派画风,为南派画袓。他的画和诗有着密切关系,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孟浩然
孟浩然诗的风格能够用“冲淡”二字来概括。他喜欢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写怡淡幽美的风光,表现淡泊安逸的心境。沈德潜评论他的诗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3.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歌中,既有描写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斗志,又有描绘战士们对家园和亲人的挂念。表现戍边士兵们的欢乐、追求、愁思与痛苦。当然,作为主旋律,又始终是积极向上的,从而表达出盛唐精神的一个侧面。王昌龄擅长使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
4.诗中之仙-李白
诗风豪迈,热情奔放,从不留恋过去,也不关心将来,而富有想象力,飘逸自然,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浪漫色彩极为浓厚,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精炼,情调昂扬,意境开阔,作品的影响极为长远,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高适
高适注重描写现实,在对战争的理解和反映民间疾苦方面,前期的作品比较深刻,表现出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诗中多夹叙夹议,或直抒胸臆,写的比较朴素,于豪迈奔放的感情中有苍凉悲壮之音。
6.岑参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急促高亢、热情奔放,笔法多变化,表现出浪漫主义主要倾向,他擅长使用夸张比喻,多景物描写,色彩绚烂,富于奇丽雄放之笔,反映的生活面也更为广阔
7.诗中之圣-杜甫
杜甫忧国忧民,反映现实,描绘民间疾苦,格律严明,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杜甫诗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沉郁指的是作品中意境的长远和情调的浑厚;顿挫则本是一种舞蹈动作,用在诗歌上却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感情震荡。沉郁与作品的主题内容相关,而顿挫是与作品的谋篇、结构、潜词造句的技巧相关。沉郁并不等同于伤感或忧郁;而是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伤时忧国的情思和深沉的感慨。
8.五言长城—-刘长卿
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一样,都是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的,但刘长卿为人刚直,以前所以两度罢官;刘长卿的诗作中对景物的描写常寄托着某种属于自己的感情;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比无病呻吟要好。他在五言律诗的创作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能用严格的律诗来写景抒情,而无雕琢修饰的痕迹,达到了凝练自然、造意清新的较高艺术境界;当然,他终究摆脱不了时代的束缚,和“大历十才子”等人有着相似的弱点,那就是因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较窄,因而影响到创造性的发挥。
9.一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泼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绘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加之因为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使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如名篇《乌衣巷》。像刘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择的往往仅仅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10.韩愈的“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主要是指以下这几个方面:即诗多记叙铺陈,好以议论直言感受和情绪,还有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中,以及不太讲究平仄、音韵等。另外,韩愈的诗还经常突破诗的一般音节,并用虚字入诗。以文为诗,有时侯使用不当,便会削弱诗歌语言的精练和魅力。铺陈过多,会使诗缺少含蓄的诗境和诗情;太多的抽象化议论,也会造成诗歌语言的松散,损害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11.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和白居易都擅长创作叙事诗,也都擅长吸取民间歌谣的特色,语言通俗易懂。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g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