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电影《菊豆》中俄狄浦斯情结的人类学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电影《菊豆》中俄狄浦斯情结的人类学分析
作者:陈 莉
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0期
摘要 电影《菊豆》的母题是弑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影片中的这些情结根植于人类原始的人性,其表现有显在、间接和潜在等不同的形态,在特定背景下或者以伪装的形式,它们可能逾越人类文化的重重禁抑。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乱伦 人性 文化
《菊豆》是一部产生了国际性影响的电影,它以中国的前现代社会为背景,深刻的展示了一种深藏于人类心底、极原始而又极具爆发力的原始情感——弑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影片给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一、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学、人类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古希腊神话中那个名叫俄狄浦斯的国王,在无意中犯了“杀父娶母”的罪。弗洛伊德从这个神话及其它诸多资料中,抽象出一种人类心理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它是一种男孩所具有的“爱母憎父”或是女孩所具有的“爱父憎母”的本能。
相对于一般潜隐的“俄狄浦斯情结”,《菊豆》所表现的具有显在的、惨烈的冲突性。杨金山、杨的妻子菊豆以及金山名义上的儿子天白,组成了一个传统社会背景下的正常家庭,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中的小单元,它具有外在的合法性。为乡村社会所认可。杨金山的养子、菊豆的情人杨天青的存在。促使诸多内在的心理矛盾激化为惨烈的冲突,最终杨天白上演了两度弑父的悲剧。
二、本能的巨大能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乱伦及相关心理属于普遍性的严厉禁忌。为什么会在影片所表现的生活中引起悲剧呢?根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各种本能冲动具有不可抑制的力量,它们总会获得各种各样的途径和形式以寻求宣泄和转化。《菊豆》中,天青第一次躲在马棚里偷看菊豆洗澡时,被马叫声吓得面如土色,这个场景向我们传递了有关人的本能和禁忌的丰富信息。面对美丽年轻的继母菊豆,天青欲火烧心。这既是出于生物本能的一种反应,更有隐秘的恋母冲动的强大驱力。这时的他没有理智,一种本能的推力让他难以自控。杨天青在影片中,是将社会的伦理风俗观念内化最彻底的人之一。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触犯乱伦禁忌的,但在爱欲和保护继母不受金山摧残这两种本能的驱使下,他最终还是“铤而走险”了。但与此同时,禁忌也出现了,嘶鸣的马有双重象征的意味,它既是奔放的本能释放又是文化禁忌的威吓。马的叫声吓得他魂飞魄散,这是社会传统力量在向他发出警告:这样做是有违规矩的。是世俗和社会所不容的!
三、本能与禁忌的复杂关系
人类本来企图倚靠禁忌来严厉禁抑本能,但本能是如此的狡猾无耻而又顽强有力,它们总能冲破禁忌和文明的防线,甚至还要反过来利用禁忌来使自己得到实现。本能与禁忌之间的剧烈冲突和隐秘关联。在影片中有深刻的表现,尤其在天青和天白对菊豆的“恋母”情结上。 人类心理现象的奇妙诡谲在于:乱伦禁忌保护了天青与菊豆的乱伦关系。杨金山有生理缺陷,又是一个性虐待狂,当菊豆得知天青不是金山亲生儿子时,她变得热情起来,心里充满了希望,因为她跟天青之间的母子关系并不存在,她可以不受内心的责备而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用担心受到惩罚,像王后伊俄卡斯忒那样因乱伦而自杀。但恪守同时也是慑于风俗道德的天青却拒绝了她。虽然这样。实际上两人已在潜意识中接受了对方,只是慑于社会风俗的压力,只能在心里继续痛苦的挣扎,因为在乡邻眼里,他们是养母和养子关系。但是,乱伦禁忌的风俗既震慑,又潜在地怂恿,更保护着他们。一方面。这一外在禁忌实际上“教唆”、激发着潜意识中的乱伦本能。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禁忌实际上正是人们所愿望的东西:“他们对禁忌事物必然采取某一种矛盾的态度。在潜意识中,他们极想去触犯它,可是,却又害怕这么做:他们恐惧,正因为他们想做”。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没有实际上的母子关系,甚至连名义上的都不是。这样外在禁忌反而起着保护他们的作用,使显在的情爱及潜隐的乱伦“合法化”,他们在胆战心惊地偷情时。在意识不曾触及并予以遮蔽、伪装的乱伦中时,道德感上却是心安理得的。
乱伦禁忌也掩护了天白的弑父罪恶。俄狄浦斯情结的逾越并不一定是生理性的,它们大多是由心理上的眷恋、依赖畸生出来的,比如天白对菊豆的依恋心和独占欲。这种恋母在行为和心理上都是显性的,因为它伪装为社会所允许的形式,比如儿童对于母亲的依恋,不至于表现为外在的性的行为,所以能逃过乱伦禁忌的检查,这却是更为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他的恋母心理导致了巨大的罪恶感,他想要在母亲的情感里取代父亲。天白的恋母本能导致了对生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dUG.html